【重磅快評】臺美關稅談判戰有如開盲盒 賴政府砲火別對內

4月4日行政院召開記者會,由行政院長卓榮泰(前中)等出席,說明美國啓動對等關稅的因應措施。聯合報系資料照

和川普談判,本來就要小心是不是會被騙。美國對等關稅7日上路,日本這才突然發現,原來美方對日課徵的對等關稅不是15%而已,還要再疊加。在日方抗議之後,爭取到「只」收15%。有了日本的前車之鑑,臺灣官方在外界逼問下才承認,美對臺的對等關稅所謂20%,也是要疊加。但官方不僅沒有本事向美方爭取,還要回過頭來恥笑:「我有說,是你沒聽懂」。

美日雙方對7月達成的貿易協議細節,在解讀上出現分歧,引發日本國內輿論譁然。負責談判的日方談判代表、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赤澤亮正7日指稱,美國已確認將停止對日本疊加對等關稅,並依承諾調降日本輸美汽車關稅。赤澤還說,對在美日有口頭協議下,美國仍對日本疊加關稅,美國官員對此表達歉意,華府將退還多徵關稅。

日本人還有本事跟美方爭取到15%封頂的「一口價」,臺灣呢?

看看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昨晚說法。經貿辦指出,在川普7月31日簽署的行政命令中,僅有已與美方達成協議的歐盟,其對等關稅不是用疊加方式計算。換言之,我國關稅爲產品的「原有最惠國(MFN)待遇關稅疊加20%暫時性對等關稅稅率」。也就是,臺輸美產品的對等關稅同樣也是要疊加。重點是,在賴政府刻意含糊其詞的說詞背後,有多少國人早就理解是原來稅率再加20%?還是現在才恍然大悟?

賴總統在之前的記者會多次強調臺灣對美的「暫時性」對等關稅爲20%,給國人的印象是政府會努力談,最終關稅有機會比20%低。未料現在不但還看不到關稅有降低的可能性,產品銷美竟然是在原有MFN稅率再加20%,例如我輸美工具機產品原適用MFN稅率4.7%,再疊加20%對等關稅後,新關稅即爲24.7%。無怪乎工具機等業者全都跳腳,臺灣關稅本來就是比日、韓多了近10%,加上前陣子新臺幣升值,產業等於遭關稅、匯率雙重夾殺。

當外界質疑賴政府談判黑箱,現在又不把話說清楚,是「比黑箱更黑箱」。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反嗆,4月行政院就對外說明的事,8月還說是黑箱,是民衆黨主席黃國昌「自己不懂的事,以爲撿到槍」。國人可以體諒臺美關稅談判不易,但政府對外談判原本該凝聚國內可用民氣,至少做爲向美方爭取的底氣,賴政府卻只知將槍口對內,既不對產業說清楚,也拒絕在野黨監督,如今國人有如開盲盒般,沒有驚喜,恐怕只剩驚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