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生質乙醇混汽油省錢又環保 美國是好意或強迫推銷?
美國谷物暨生質產品協會與AIT今天舉辦「邁向臺灣能源韌性生質酒精新契機」論壇,美國農業部貿易及對外農業事務次長林德柏格在現場騎上添加生質能源的摩托車,表示只要汽油加入10%的乙醇混合物,臺灣每年可省100億元。記者許正宏/攝影
美國農業部貿易及對外農業事務次長林德柏格(Luke Lindberg)來臺,上午出席一場論壇,推銷「美國乙醇」,稱只要汽油加入10%的乙醇混合物,臺灣每年可省100億元,「省錢又環保」。不過,值此美國以關稅逼我開放市場之際,推銷「美國乙醇」到底真的是幫臺灣省錢做環保,還是強迫推銷,不無疑義。
林德柏格在這項名爲「向臺灣能源韌性,生質酒精新契機」論壇致詞時說,「乙醇是潔淨能源,只要在臺灣的汽油中加入10%的乙醇混合物,臺灣每年可節省100億元」,「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在利用這類生物燃料來達到碳減排目標」;且乙醇在美國使用很廣,他自己開車就是在汽油中添加乙醇。
林德柏格還說,美國可穩定供應乙醇,這點有助臺灣多元化能源安全供應,美國可以支持臺灣的能源需求,並促進美臺之間強健且持續的貿易伙伴關係。言下之意,只要臺灣用「生質酒精汽油」,不但省錢,而且環保,又可促進臺美夥伴關係,一舉多得。
不過,現實是否真的這麼美好?其實臺灣研究「酒精汽油」實用性多年,但結論是如果不補貼、給予稅率減免,其實和純粹使用汽油價格差別不大。而美國的規模經濟,雖然可以降低生質酒精的價格,但加上運費,是否真的能「年省一百億元」,得打上大大的問號。尤其美國生質乙醇多自玉米提煉而來,玉米是重要糧食作物,時有供需失衡、價格漲跌不一的問題,俄烏戰爭後,玉米價格就曾大幅飛漲超過70%。一但生質乙醇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臺灣又有高度需求,就等於被予取予求,不但不能省錢,反而可能花更多錢。
至於用「生質乙醇」是否比較環保,也沒有定論。美國在2022年前禁止汽油添加乙醇,原因就是乙醇很容易揮發成煙霧,在夏季的高熱和日光中造成公害。而且美國學者普遍認爲,生質乙醇是從種植農作物而來,所以計算碳排放,還得計入種植作物時排出的溫室氣體。加上乙醇燃燒雖然碳排較少,但產生的能量卻較低。加減下來,乙醇的碳平衡,其實和使用汽油差不多。
所以林德柏格推銷美國乙醇,遊說臺灣使用「乙醇汽油」,其實和環保、省錢沒有直接關係,背後原因,還是想要用「生質乙醇」賺臺灣的錢。只是如果臺灣真的決定爲「美國乙醇」量身打造進出口和能源政策,恐怕還是得好好打算盤,到底是當冤大頭,還是真的對臺灣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