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喪權辱國備忘錄是賴送日本「終戰80年」大禮?
讀賣新聞報導,因應「臺灣有事」,日本與臺灣已簽署合作備忘錄,避免有間諜在臺海衝突、日本邊境混亂之際,從臺灣潛進日本。圖爲東京成田機場大廳。美聯社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爲了因應「臺灣有事」,日本與臺灣去年12月18日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基於此備忘錄,日本接受臺灣方面提供欲入境日本的外籍人士資訊,如此一來,在「有事」的時候,就能有效進行篩檢。而即使在平時,也在臺灣機場事前確認「要前往日本的旅客背景」。
而根據同一報導,日本外務省指出,至去年10月爲止,約有2萬1700名日本人在臺灣居留;如果中國發動侵略戰爭,會有大量在臺的日本人撤離、臺灣人與其他外國人可能逃到日本。日本邊境管理第一線擔心會出現「外國間諜或恐怖分子趁混亂入境」的情況。備忘錄的目的是阻止間諜等藉混亂之際入境,預防他們在日本境內從事破壞活動。
由此來看,臺日簽訂此一備忘錄,似乎順理成章,也是日方基於保護邊境的作爲。但細看已揭露的內容,問題卻不小。
首先,是這樣「提供入境日本外籍人士資訊」的義務,是雙邊互惠,或者是隻有「臺灣有提供給日本的義務,日本不用提供給臺灣」?如果是前者,則備忘錄還有一些道理。畢竟要是說到衝突可能,日本無論面對中國大陸、北韓或者俄羅斯,都也有軍事衝突可能,所謂「臺灣有事」的情境,同樣可能發生在日本。如果這個備忘錄只是單向的而非互惠的,那賴政府顯然就是失職。
其次,由於報導語焉不詳,所謂「提供入境外籍人士資訊」,到底有沒有包括臺灣人?合理推論,雖然報導說的是「外籍人士」,但因爲日本鎖定「可能是間諜」的對象,是「在臺日本人、臺灣人和其他外國人」,所以對日本而言,所謂「外籍人士」,很可能就包括臺灣人。而且報導還說,「即使在平時,也在臺灣機場事前確認要前往日本的旅客背景」。如果包括臺灣人,就意味臺灣會將前往日本的國人個資,提供給日本。
於是第三個問題來了。所謂的「旅客背景」包括那些資料?既然是要防止赴日者是恐怖份子或間諜,那很可能就還需要提供旅客被政治偵防的資訊以及其他隱密甚至是政治立場的個資。如果真是如此,那就真是喪權辱國了。
最後也是最嚴重的問題,是報導說這個備忘錄是去年底簽訂的,而根據條約締結法,雖然此備忘錄沒有條約、公約之名,卻涉及人民權利義務,更涉及國防、外交等國家重要事項,理應受條約締結法規範;依法在簽訂後30天內,備忘錄應該報請行政院核轉立法院審議。但很顯然,賴政府並未這麼做,根本就是視法律於無物。
近日「抗戰勝利80週年」,賴清德總統絕口不談「日本投降」,只願說「終戰」,已被解讀目的之一是爲「討好日本」之舉。原來賴政府送的大禮,還不只是「終戰唱和」,現在還簽訂黑箱備忘錄,簡直令人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