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腦補麥克阿瑟命令蔣介石 敢不敢說庫頁島是日本的?
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在廣播節目中說,日本無條件投降以後,蔣介石只是代表同盟國接收臺灣,「沒有什麼臺灣光復節啦!不要黑白講」,引發藍綠激辯。聯合報系資料照
還有什麼比一個無知、卻胡說八道的政客更可怕的?
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在廣播節目中說,日本無條件投降以後,作爲亞洲戰區的最高統帥,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發佈「戰區第一號命令」,命令蔣介石代表同盟國接收臺灣。所以,蔣介石「只是代表同盟國接收臺灣」,「沒有什麼臺灣光復節啦!不要黑白講。」
作爲這個結論的鋪陳,他還先煞有介事地說:1945年麥克阿瑟是盟軍亞洲地區的統帥,是五星上將,另一個就是中國戰區五星上將蔣介石,亞洲五星上將跟中國戰區五星上將,哪個比較大?對同盟國來講,當然是亞洲。
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並沒有某些人以爲的,盟軍之間曾經建立過一個統一的指揮體系,譬如說,「中國戰區」之上有一個「亞洲戰區」,而中國戰區司令必須聽令於亞洲戰區司令,這樣一套想像中指令系統根本不存在。
其次,麥克阿瑟也不是什麼亞洲戰區司令,在二戰期間,他是太平洋西南戰區司令,負責菲律賓、爪哇、婆羅洲和南中國海的對日作戰,還有一個頂頂大名的太平洋艦隊司令,叫做切斯特.尼米茲,也就是現在美國將退役的尼米茲航空母艦的命名由來。
二戰期間,另一個安排更可以清晰地看出:作爲中國軍政最高領導人的蔣介石,不可能聽令或受命於一個美國總統所任命的美軍將領。那就是二戰期間美軍確曾畫定了一個「中緬印戰區」,也指派了史迪威上將負責指揮駐紮於這個戰區境內的盟軍。
但是,這個但是非常重要,那就是:史迪威又同時兼任了蔣介石的參謀長。如果按徐國勇的邏輯,蔣介石豈不應聽令於史迪威?何以實際上史迪威卻只是蔣介石的參謀長?
二戰時盟軍的指揮協調系統確實極其複雜而紊亂,但這是另一個題目;而這卻絲毫不妨礙徐國勇靠自己腦補,就荒誕地炮製出了麥克阿瑟「命令」蔣介石的場景。
麥克阿瑟的確是戰後出任佔領日本的盟軍最高統帥。但他也只是主宰日本戰敗後一切相關事務,包括解除日本皇軍的武裝力量、規定它如何在各地進行投降,以及包括起草和平憲法、土地改革、婦女等鉅細靡遺問題的最終決定者而已。
換言之,他的軍令並不及於、更不高於各同盟國領土、主權範疇內的各種主權權力與利益,亦即臺灣是否歸還中國,根本不是一個區區的盟軍統帥可以置喙的。
關於臺灣歸還中國的戰後安排,是在二戰結束前的1945年7月在德國波茨坦舉行的波茨坦會議後所發佈的「波茨坦公告」,就已做出歷史性、終局性的安排。公告中規定,「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開羅宣言則規定,「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羣島等,歸還中華民國」。
這一公告形同美、中、英、蘇四個戰勝國對於戰後秩序安排的一紙「國際條約」。昭和天皇8月15日的投降詔書二話不說,明確接受了波茨坦公告的一切條件。至此,臺灣的歸屬問題就已完全底定。這跟麥克阿瑟的軍令何干?
徐國勇所說的麥克阿瑟的那個「命令」,是麥克阿瑟登上盟軍最高統帥這個位子後隔天,即1945年9月2日發佈的「第一號通令」。這一通令主要是規定日本如何在各地投降、以及如何在各戰場解除武裝力量,如何處理各種武器、軍備及物資等。
最重要的是,它所命令的對象是日本這個敗戰的國家、以及日本皇軍、和散落亞洲各地的日本人;而不是其他同盟國、盟軍及其領導人。
關於臺灣也是與整個中國一併作出安排的,該條款要求:「日本高級指揮官及中國境內(滿洲除外)所有陸、海、空及輔助部隊。臺灣及北緯16度以北的法屬印度支那,應向蔣介石委員長投降。」
這裡清晰可見,除了東北因爲這年2月的雅爾達密約,東北將留給史達林處置外,臺灣是與整個中國一起,戰後皆歸予蔣介石領導的中國政府及軍隊進行統治與治理。也因此,在臺北的安藤利吉,就跟在南京的岡村寧次完全一樣,都要向蔣委員長投降。
徐國勇說,蔣介石是被麥克阿瑟命令去臺灣受降的,所以中國軍隊只是替盟軍佔領了臺灣,要不是日本簽了臺北和約,臺灣還是日本的。那他敢不敢向俄羅斯的普丁、北韓金正恩也扯一扯,當初麥克阿瑟命令位在滿洲(東北)、北緯38度以北的朝鮮、千島羣島、及庫頁島等地的日軍,必須向蘇聯遠東最高司令,也就是華西列夫斯基將軍投降,蘇聯只是代表盟軍佔領這幾個地方,只要日本不願意,庫頁島、千島羣島及朝鮮就都還是日本的,不是俄羅斯的,更不是北韓的?
民進黨人的史觀就像是一支萬花筒,將歷史剪成碎片後,丟進那支萬花筒裡任意拼湊,馬上就呈現出繽紛、瑰麗又眩目的光彩。它與真實的距離其實並不遙遠,只要將眼睛從萬花筒移開,馬上就可以看到赤裸的現實。只不過,民進黨寧可留在猶如夢境的萬花筒裡,也不肯醒來。
問題在於,看不清現實的民進黨恐將帶着二千多萬人,像當初奔赴東亞共榮迷夢的日本皇軍一樣,走向一場毀滅性的戰爭。但若要親見戰後的灰燼裡才能醒悟,誰能償付無量頭顱無量血的悲慘代價?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