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藍白峰會恰如其時 但自我繳械卻難凝聚民心

「把民主還給臺灣--在野領袖峰會」上午舉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與民衆黨主席黃國昌(左)對談。記者陳正興/攝影

在內外交迫的政經情勢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衆黨主席黃國昌今早舉行了一場「在野峰會」。時值週末「426大遊行」舉行前夕,從時機上來看,這場會面無論在凝聚在野共抗執政的民進黨共識、如何面對接下來的危機,以及喚醒民衆熱情來看,都有其一定的必要性。不過,從過程和結果看,訴求過於空泛,不是老調重彈就是唱高調,同時缺乏強有力的政治訴求,都在在顯示,面對執政黨的威權鴨霸,在野黨策略還是過於保守。

這場峰會從宣佈到今天正式會面,時間只有短短2天,可見籌備過程十分倉促。不過儘管倉促,其實就什麼該談、什麼不該談,在目前的政經情勢下,都不難設定。首先當然是對外情勢上,臺灣面臨川普的關稅戰,在野黨到底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其次是臺灣內部,大罷免席捲全臺、司法濫權日熾,在野黨要如何共同因應。最後是關於週末的426大遊行,藍白能否拿出強有力號召,凝聚「反綠」民衆,爲大遊行加溫。

不過從朱立倫、黃國昌談話的內容來看,新意不多。朱立倫的重點放在執政黨的司法迫害以及美國關稅戰上,黃國昌則聚焦在426遊行、司法不公上,呼應國民黨的426遊行號召。就「點出問題」而言,藍白都達到了一定的目的。

但「點出問題」,其實不是最重要的事。畢竟不管是關稅戰危機,或者大罷免流竄,甚至是司法迫害,早就是民衆知之甚詳、甚至早就已經有定見的事,何須兩位黨主席在「照稿重申」一次?更進一步看,在野黨在關稅戰要扮演什麼角色,大可在立法院就協商解決,還需要兩位主席「峰會」?

而最致命的,是兩黨對於民進黨的濫權,不但沒能拿出解決具體的、能夠打動人心的對策,反而是「形同繳械」。目前最新的議題,是在野黨是否要以「倒閣」對應「大罷免」。雖說倒閣對在野黨的利弊得失很難估量,但黃國昌直接定調「倒閣救不了臺灣」,因爲無法解決賴清德,朱立倫基本也認同這個看法。換言之,就是兩位黨主席都基本否定了「倒閣」訴求。

用「倒閣無法解決賴清德造成的問題」當理由,其實就是「連理由都懶得想」。退一萬步言,如果如黃國昌所言,「賴清德的問題必須解決」,也就是「賴清德下臺纔是重點」,那麼也需要推動總統的罷免案;而總統的罷免,需要有3分之2的立委支持,藍白席次根本不到此數,反倒閣就是不願見到解散國會改選,國會不解散改選,在野黨怎麼把席次提高到足以罷免總統的門檻?簡言之,就是藍白都不願--或者說不敢--面對倒閣、解散國會的結果罷了。

當然,要反制民進黨,不是隻有倒閣一途;但如果在野黨的「對抗」只有泛泛空談,又拿不出除了倒閣以外更好的手段,那麼這樣的「在野峰會」,恐怕只是讓民進黨更看破手腳,增添民衆的失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