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藍白峰會如新聞稿「讀書會」 空洞對策怎凝聚厭綠民心?
▲黃國昌、朱立倫出席藍白領袖峰會。(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鄭佩玟/臺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爲反制大罷免危機,號召支持者26日集結凱道參與「戰獨裁」,今(22日)又邀民衆黨主席黃國昌舉辦在野高峰會。綜觀整場記者會,與其說共商國是,更像是朱、黃二人的讀書會,訴求過於打高空,臺灣面臨關稅戰、貿易戰早心裡有數,在野黨究竟該扮演什麼角色?除向賴清德嚴厲喊話、提出建議外還能做什麼?雖在野聯合喚起民衆對抗司法危機有其必要性,只是粉墨登場後徒留空洞的政治語言,難免讓執政黨繼續鴨霸的軟土深掘。
藍白主席並非首次會商,2023年君悅會談仍歷歷在目,儘管最後破局不歡而散,2024選總統選舉也因藍白分裂讓賴清德上位,不過,過去一年在立法院持續堆疊合作默契,共同推動多項改革法案,證實在野還是能做到求同存異;面對國會三黨不過半現狀,在野只有合作,才能壯大監督力道。
隨着反綠聲浪逐漸升高,藍軍的怒火需要宣泄,這段時間內,朱立倫定調反罷免路線全面轉熱戰,赴北檢抗議司法不公,以及一系列的戰獨裁行動,又主動邀約黃國昌舉辦在野領袖峰會,不僅展現在野聯盟的團結,夠爲減緩黨內對其領導威信的質疑,但從週日到今日,不難看出籌備過程過於倉促,從事前曝光的3大主軸「美國關稅戰對臺灣之衝擊影響」、「司法正義與民主之捍衛」和「把民主還給臺灣」,便可知曉此場會議新意不多。活動正式開始時,朱立倫也主打執政黨的司法迫害以及美國關稅戰,黃國昌則是點頭答應出席426遊行,但強調是「人民的主場」,以及司法不公。行禮如儀之下一切按照劇本演出。
只是,宛如讀稿機一般的記者會要如何引起人民真實的共鳴?對抗霸權拿不出策略 只會加深民衆失望,畢竟不管是美國對臺課對等關稅、大罷免全臺烽火,乃至於司法不公,民衆早已瞭然於心、失望透頂,何須兩位主席大張旗鼓地照本宣科?藍白對於民進黨的濫權,不但沒能拿出具體、能夠打動人心的對策,反成爲新聞稿讀書會,實爲相當可惜。
至於臺北市長蔣萬安日前拋出倒閣建議,欲藉此反民進黨惡罷,遭到黃國昌直接在這場記者會定調「倒閣救不了臺灣」,因爲無法解決賴清德,朱立倫隨後也附和黃的看法,也就是藍白黨主席大致上都否定「倒閣」這條路,而口口聲聲「倒賴」的具體方法究竟是什麼?到底是要怎麼把總統給「倒掉」?兩位主席義正嚴詞的喊話,隨着記者會結束,人民沒有得到答案。
朝野對立加劇,大罷免更讓民間對峙情緒高漲,藍白都成了北檢外抗議的常客,司法追殺迫使兩黨愈走愈近,意識到再不團結就即將被團滅,賴清德的利刃已直抵咽喉。如何反制民進黨,當然不是隻有倒閣一途,但如果在野黨的「對抗」淪爲泛泛空談,又拿不出除了倒閣以外更好的手段,那麼虛張聲勢的「在野峰會」,恐怕只會讓民進黨更加軟土深掘,民衆反綠怨氣無處發泄。藍白危機意識終於被喚醒固然是好事,但須再拿出更強而有力的號召,讓週末426凱道集結氣勢徹底壓過執政黨,纔不會辜負當初反對一黨獨大的6成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