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賴政府綠電大查案 誰是郭智輝口中真正的大尾?

已請辭的經濟部長郭智輝今日被媒體問及鄭亦麟涉貪遭搜索約談一事,他表示「有些人就是不自愛」、「真正大尾的還未浮出水面」,再度引來外界關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罷免大失敗之後,未跟大選綁在一起的核三重啓公投也以多數反映民意支持核電,加上檢方開始偵辦綠能弊案,令人開始感受到風向已變的微妙轉變。

過去數年,民進黨政府推動「非核家園」,積極發展綠色能源,意圖透過太陽能與風力發電,逐步取代傳統的核能發電。政策的推動過程卻引發諸多爭議。首先是綠能發電的穩定性問題,其間歇性與不確定性使得電力供應面臨挑戰。其次,隨着綠能產業的蓬勃發展,各種弊端與圖利案件浮上臺面。從光電業者與地方勢力的勾結,到不當的土地利用,不僅侵害能源的根基,也讓民衆加深對綠能的疑慮。

尤其是綠能被一味吹捧,利之所趨亦藏污納垢。最新爆出「小英男孩」--綠能中心前副執行長鄭亦麟涉入綠能弊案,雖然案情還不清楚,但他的背景自然引發外界好奇,賴政府此時大舉查弊的背後蘊含的政治意義。已請辭的經濟部長郭智輝今日被媒體問及鄭亦麟涉貪遭搜索約談一事時,即語帶玄機表示「有些人就是不自愛」,「真正大尾的還未浮出水面」,更引人遐想。

對照之前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呼籲全民爲核三重啓公投投下同意票,針對民進黨立委莊瑞雄聲稱「核廢料放在哪裡就是二等公民」,童子賢迴應,政治清廉、做好環境保護就是一流國家象徵,地方派系爲綠電開槍爭奪才叫做二流國家,身爲二流國家的國民,老百姓就會淪爲二等公民。他的這番談話,不僅說出民衆對現今臺灣綠能政策走向的心聲,也呼應了郭智輝口中說的「有人不自愛」,而老百姓即使看不懂綠能這盤生意背後的盤根錯節,也能隱約看出特定勢力靠着綠能發大財。

好在,公投多數民意支持核三重啓之後,賴政府的態度出現鬆動。臺電開始檢視「重啓核電廠」的可能步驟,代表能源政策的潛在翻轉訊號。臺電一向是政府能源路線的執行者,意味過去核電絕不再啓的鐵律已經出現裂縫。儘管賴政府當前的策略,仍是以「技術檢驗」和「安全評估」來爭取時間,暫時把核能放在模糊地帶。這樣的迴避,無法滿足日益清醒的社會,政策轉向的路徑終究會隱然浮現。

綠能並非絕對的罪惡,但它無法取代核能作爲基載電力的角色,核能的高效率與低碳排放的特性,使其在能源轉型中無法缺席。每一度不排碳的電都很可貴,臺灣土地珍貴,讓核能來幫忙,可以減少綠能發展的環境破壞。而賴政府開始檢視綠能弊端,若能認真查下去,至少是個好的開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