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郭智輝下達封口令 但管不住的是他自己的嘴
經濟部長郭智輝答覆立委質詢時,稱對如果美國要對臺灣晶片課徵100%關稅「不一定不合理」,引發不小議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號稱「最懂半導體」的經濟部長郭智輝,昨日在答覆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質詢時,針對如果美國要對臺灣晶片課徵100%關稅,竟回答「不一定不合理」,此話一出語驚四座。部長說的話就是代表政府,如此表態,是歡迎美國對臺灣晶片課徵100%關稅嗎?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郭部長深怕得罪美國,因此發言保持模棱兩可,但就算臺灣完全沒有談判籌碼,官員在公開場合仍該適度表達立場,強調臺灣對美國及全球的貢獻,美方一味施壓臺灣只會更不利美國。郭部長完全放棄抵抗,臺灣恐怕還未上談判桌就先輸了。
立法院新會期昨日開議,羅智強質詢,對於美方將對臺灣晶片課徵100%關稅是否合理?郭智輝表示「不一定」,如果美方認爲50%關稅即可達到目標,則可能調降至50%,其重要關鍵在於保護美國本土企業。羅大驚追問,是要詢問以中華民國立場來看,郭再說「對中華民國不一定不合理」,引發羅不滿大罵「你是哪國人?」行政院長卓榮泰見狀趕緊緩頰,郭是在解釋美國政策,政府一定會努力,不希望也不要產生不公平的關稅。
解讀「不一定不合理」這句中文的意思就是,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這跟一般認爲美方對臺晶片課徵高關稅當然對臺有害的理解不同。爲什麼站在中華民國的立場,郭智輝會認爲不一定不合理?第一種可能是,郭根本不敢惹美國,深怕一個不小心觸怒川普,換來更糟的結果。第二個可能是,他研判即使晶片被課100%關稅,對臺灣影響不大,因爲像是臺積電即可以把它轉嫁到買主身上,且最大的買主就是美國,一旦美國消費者感受到物價上升,屆時川普政策可能會收斂。
實質上,晶片被課100%關稅不可能對臺灣沒有影響,臺灣相關供應鏈可能會轉移到其他國家,侵蝕臺灣利益。但到目前爲止,國人對半導體產業的憂慮,乃至於臺積電承受龐大的美方壓力要如何化解,還看不出經濟部有什麼具體作爲、能拿出什麼辦法。
反而是廠商遠遠走在政府前面。業者窮則變、變則通,七大AI伺服器代工廠已決定去美國投資,協助美國打造「德州版的竹科」。業界分析,此舉使廠商更貼近AI關鍵市場及客戶,掌握未來資料中心以及算力重要發展契機。加上「美國境內製造」,臺灣很有機會從ODM(原廠委託設計代工)代工,提升爲高附加價值的系統整合商,甚至參與制定規格,未嘗不是好事。
郭智輝之前對經濟部及其管轄單位下達封口令,以免各單位說出他不同意的話,但其實還未掌握髮言訣竅的郭部長,倒是常常不小心吃了誠實豆沙包,令人替他捏把冷汗,也擔心經濟部有無能力帶領檯灣因應現今前所未見的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