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開船撞冰山 賴總統寧願當「孤.勇者」?
美國對臺灣20%關稅明天上路,美國前資深顧問惠頓撰文,直指賴清德總統對美路線嚴重錯誤。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對臺灣20%關稅明天上路,成爲民進黨「抗中保臺」的一大諷刺。值此關鍵時刻,美國國務院前資深顧問惠頓撰寫專文「臺灣如何失去川普」,劍指賴政府對美路線嚴重錯誤;面對內外交迫,賴總統仍執意推動823大罷免,南投縣長許淑華痛斥賴總統就像「開船撞冰山」,自認是能衝過冰山的「孤勇者」,不顧船上2300萬人的安危。
蔡政府主政時,民進黨最愛吹噓臺美關係「堅若磐石」,如今川普政府和臺灣關係如同「飛沙走石」,賴政府竟成臺美關係的絆腳石。惠頓身爲川普和小布希政府的外交專家,他撰文批評副總統蕭美琴的外交作爲與川普政府格格不入,質疑她長期押寶民主黨前總統拜登、親近華府左派智庫,反而疏遠共和黨,賴政府聲稱她是「華府最具影響力大使」,可謂荒謬至極。
此外,惠頓也指出,臺灣駐美代表處自今年5月起,以每月6萬美元僱用「親川普」的遊說公司,臺灣這種「花錢買人脈」做法,對川普陣營是一種侮辱;更關鍵的是,賴總統不像前總統蔡英文在第一時間努力致電恭賀川普當選,而只給一紙不痛不癢的表面形式賀電,讓川普質疑賴毫無誠意改善關係。賴政府種種外交失策,導致臺美關係每況愈下,臺灣最終成爲對等關稅的受害國之一。
不只惠頓點出了問題,幾個指標也可看出事有蹊蹺。美國在臺協會(AIT)理事主席從今年1月懸缺至今,通常是繼任者確認後才宣佈新人事,這次卻罕見先宣佈前主席羅森伯格離職後就懸缺至今約8個月,繼任人選將是重要指標;華府「疑賴論」揮之不去,臺灣駐美代表人事多次傳出異動消息,空穴不來風,顯示臺美關係詭譎多變。
賴總統雖然宣佈明年國防預算將達到GDP的3%以上,但距離川普目標值10%還有一大段距離,今年10月19日登場的「美臺國防工業會議」將是重頭戲,照慣例臺灣將由國防部副部長率領朝野代表出席,屆時臺美出席層級、會談議題等,將牽動雙方關係未來走向,比嘴巴喊喊的臺美關係或抗中保臺更務實。
美國心知肚明,賴政府極度壓縮兩岸關係,把臺灣逼到只剩親美一個選項;除了臺積電、大量採購農產品,臺灣對美國幾乎沒有喊價籌碼,川普已經吃定賴清德,臺灣硬是比日、韓還高的20%關稅,這是川普的手腕,更是對賴總統的一大警訊。
內外倥傯、天災人禍,臺灣逐步走上「國際孤立、內政對抗」險路,眼看冰山當前,賴清德仍下令823大罷免總動員,全黨要與罷團同行,以爲可以扳回一城;賴總統所謂「更大的民主」,就是無視726大罷免、大失敗的後果。
古代帝王常自稱「孤」,賴總統一意孤行、勇往直前,寧願要當「孤.勇者」,即使與主流民意逆向而行,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