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覺青與臺派 纔是真正老蔣信徒?
美國國防部政策次長提名人柯伯吉日前在聽證會上表示,臺灣明顯不願把國防支出增至接近GDP的10%,令他深感不安」。彭博資訊
網路上綠營側翼罵國民黨,最常見套路就是:從前那麼反共,爲何現在親共(甚至舔共)?這怎對得起你們最崇拜的蔣總統?
這番話似乎顯示,對早年國民黨統治路線的肯定與認同。然而兩蔣時代的國民黨,對「中國」的神聖性有無比堅持。當初官方意識型態甚至認爲,對岸是被竊據污染的國土,身爲正統中國的我方,有義務解救其上的同胞。所以,若要認真抨擊藍營違反兩蔣遺教,是否也得把「做個堂堂正正中國人」漆回大街小巷?
其實,當今臺派人士的與言行,相當程度的確展現當年遺風,就是把國際政治看成童話故事,以爲好人壞人都會把善惡直接寫在臉上。對於好人,必須一面倒的友善與肯定;對於壞人,必須絕對勢不兩立,完全不假詞色,否則魂魄就會被收了去。
如此思維下,臺灣與中國變成完全互斥的觀念,若對中國不夠深惡痛絕,就有「臺奸」之虞;至於美國,則是頌揚奉承唯恐不及,對方所言都是真理讜論。因此,日前美國參議院審議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的聽證會上,議員蘇利文批評,臺灣在野黨刪減國防預算,是一種「危險遊戲」。綠營立刻如獲至寶,強調連美國老大哥都不放心藍營。
說這些話的人,卻都刻意選擇性遺忘:柯伯吉在聽證會上表示,臺灣「明顯不願」把國防支出增至接近GDP的10%,令他「深感不安」。
臺灣軍費應爲GDP10%,說法出自大選期間的川普,如今柯伯吉再度提起。相較之下,美國總統與國防部次長,或是100位參議員當中一位,誰的說法更具官方代表性?難道臺灣當真有財力,把軍事開銷拉到GDP的10%?
說穿了,國際政治與人生社交沒有太大差異,所有的友誼與敵意,都是漸層關係。朋友必須先顧自己,不可能也無義務爲你捨命;我方與對手之間,當然存在敵對關係,但並不是在每一個維度上,都非得你死我活。國家戰略必需保持彈性與靈活,絕對不能鐵板一塊。
即使表面上似乎非黑即白的兩蔣時代,政府也並非當真如此天真。當初美援是政府重要財源,全臺貼滿「中美合作」標語,但從兩蔣日記卻可看出,蔣氏父子對美國政治人物,其實深具質疑與戒心,仍然全力堅持自主性。蔣經國晚年委以軍權的參謀總長郝柏村,也曾在日記寫下:「完全靠美國是危險的,放棄美國是不行的,對美國的關係應作如是觀。」
就此來看,或許當今的臺派人士們,當真有資格向兩蔣「討債」。他們雖然看到「中國人」就反胃,其實是不自知的蔣公遺教原教旨信衆,完全把當年的宣傳文告當成真理,完全不顧其中的場面話成分。
這讓人想起早期的泛綠文青們,總愛強調年少時何等忠黨愛國,何等充滿大中國情懷,直到成長過程中,才體會到世界其實並非那樣,才終於從虛幻中「夢醒」。
真的夢醒嗎?答案恐怕正如電影「全面啓動」,以爲已經醒了的你,只是在另一層夢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