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今日澤倫斯基,明日賴清德」的真諦
美俄在沙國就俄烏停戰會談。會後川普(左一)聲稱是烏克蘭先向俄羅斯開戰,並說俄羅斯想要儘早「結束野蠻行徑」。中間爲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右一爲俄羅斯總統普亭。法新社
美俄外長魯比歐與拉夫羅夫在沙烏地阿拉伯談了四個小時後,達成了四點原則共識。接着川普就在海湖莊園開了記者會,說雙方「談得非常好」。他還轉述了俄方的態度,說俄羅斯想要儘早「結束野蠻行徑」,因爲俄烏雙方都損失了很多士兵。
記者會上真正博眼球的是他對澤倫斯基的數落。他說,今天我聽到有人說,「哦,我們沒有被邀請。」川普說的就是澤倫斯基。他批判道:「你(澤倫斯基)在那裡待了三年。你應該在三年後結束它(戰爭)。你最開始就不應該開始它。你本可以達成協議。」
他繼續說,烏克蘭本來是可以達成協議,「讓他們獲得幾乎所有的土地,而且不會有人被殺害」。他說,「但是他們選擇不這麼做。」
現在戰爭的責任都落到了澤倫斯基頭上了,發動戰爭的普亭反而像個和平愛好者。川普指責說,烏克蘭現在的領導層「允許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戰爭繼續下去」,但這場戰爭本就不應該發生。
這席話,賴清德最應聽進去。因爲賴清德如今在兩岸之間的所有作爲,都是準備着掀起一場戰爭。而當臺海戰爭爆發,臺灣迅即落入下風,面臨戰敗的危急時分,臺灣也將同樣領受一番來自白宮主人的嚴厲訓斥。
屆時無論美國總統是誰都會斥責臺灣:讓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戰爭發生;說不定還會大讚一番北京的領導人充滿仁慈與智慧,是世界和平的基石。到那時候,誰都不要覺得驚奇,現實的世界就是這樣運行。
俄烏戰爭發生時,民進黨及其側翼都在宣揚一個簡化的概念:「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甚至連當時仍未身故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都在附和並析論這一主張。當時的標準論述是:臺灣如不能擺脫一箇中國的束縛,讓全球清晰辨明兩岸就是兩個國家,那麼一旦爆發兩岸戰爭,全球多數國家將因爲其一中認知而選擇袖手旁觀。
但三年之後,只要不是利令智昏,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應可以清晰地看清,「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真正的意涵是:被用來當成戰爭代理人的烏克蘭以及未來可能步其後塵的臺灣,最終的宿命就是被徹底拋棄。
烏克蘭如今不但要不回來失去的領土,連最後的一絲經濟利益,也就是它地底下埋藏的稀土等礦產資源也要上繳美國,以補償這三年美國軍援的軍費,像骨髓般被吸乾。
臺灣過去曾鼓吹過「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論調的人現在大都噤若寒蟬、絕口不提,或乾脆逃之夭夭,因爲它現今的意涵只會讓人覺得毛骨悚然,提它就像是在嚇唬自己。
不過,明日已來,「明日臺灣」其實早就已經開始了。美國先讓烏克蘭打了仗後,再要它拿礦產來抵債;臺灣的順序則是倒過來的:美國先索求臺積電的技術及投資,等這些都到手了,也就是最頂級的晶圓製造技術都成功轉移美國後,就可以讓臺灣進入戰爭模式,到時臺灣就算打成廢墟亦無所謂,因爲這才能更好、更多地耗盡中國的元氣。
現在的賴清德,幾乎就是三年前澤倫斯基的翻版。澤氏當時老想着加入北約,賴清德也總幻想有天以一個獨立國家總統的身分走進白宮。這一類脫離了現實土壤的政治幻覺,其實就是白宮讓代理人自甘走上戰場的催眠術。
基輔與臺北都將美國爲其設定的敵人,自動升級成不共戴天的寇讎,以至於最終失去了和平的可能。基輔若自始就願與莫斯科商定一定的默契與行動準則,它將至今依舊保存着烏東四州完整的領土,甚至連克里米亞半島都不會丟;而臺北若願在一中框架下與北京互動,白宮要動臺積電的歪腦筋恐怕也將非常吃力。
賴清德如今想以一百億美元的軍購,討得川普的歡心,讓他不對臺積電下手。恐怕只是緣木求魚。川普想要振興的,是美國的半導體制造及周邊產業,而不是永遠在背後將總統當傀儡的軍工複合體;更何況,臺積電變成美積電,其利益又豈只是這區區一百億可以比擬?
如果賴清德不願去探究「今日烏克蘭,明日臺灣」的意涵,但爲了自己好,至少也該好好尋思一下「今日澤倫斯基,明日賴清德」的真諦。
川普在海湖莊園開記者會談俄烏情勢,指俄羅斯想要儘早「結束野蠻行徑」,因爲俄烏雙方都損失了很多士兵,。
記者會上真正博眼球的是他對澤倫斯基的數落。他說,今天我聽到有人說,「哦,我們沒有被邀請。」川普說的就是澤倫斯基美國總統川普12日先後與俄羅斯總統普亭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積極推動俄烏戰爭啓動談判。法新社【作者:法國新聞社,日期:2025-02-13,數位典藏序號:2025021305194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