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檢方告訴我們的事:中共期待綠營繼續執政?
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曾任立委與陸委會副主委的張顯耀,被高雄橋頭地檢署起訴。檢方表示,查獲其涉嫌接受中共指示,利用舉辦論壇等方式,拉擡郭臺銘聲量,並促成他與民衆黨主席柯文哲合作「郭柯配」,違反反滲透法。「巧合」的是,本案和先前在野陣營人士捲入各種貪污或共諜案件一樣,也在檢方宣佈消息之前,被同一家媒體提前揭露。
解決臺灣問題,無疑是中共政權的目標,面對臺灣舉行總統大選,若說中南海不想介入,對選舉結果沒有期待,絕不合理。問題是,從張顯耀在選前的言行來看,是否當真出自「受中國指示」?進一步說,如果當真受到北京指示,其目標是要幫助誰?
2023年2月14日,郭臺銘對媒體公開表示,願回到國民黨內參加初選。接下來他的行程,高度與藍營立委參選者結合,不少人樂於與其同臺,張顯耀也是其中之一。然而隨着5月17日,國民黨提名侯友宜,原本挺郭的「小雞」們在黨紀之下,只得一一歸隊。
郭臺銘第一時間雖然口稱支持侯友宜,但顯然咽不下再度落敗的惡氣,月底他到金門,與柯文哲演出夜半談心「山盟海誓」的戲碼。然而顯然,對於只願當「正宮」的郭董,不管是國民黨或是民衆黨,最後都無法合作。8月30日,郭臺銘自行宣佈參選,但隨着聲勢難以拉擡,到11月24日宣佈退選。
檢方這次起訴張顯耀的罪證,是其主持的「兩岸圓桌論壇協會」,於8月4日公佈民調。33.6%民衆認爲柯文哲較有能力處理維護兩岸和平、避免戰爭,領先賴清德的23.2%、侯友宜19.1%。在美中臺三方關係、兩岸關係的處理能力上,也都是柯文哲第一,賴清德第二、侯友宜墊底。
至於大選支持度,賴清德以35.4%領先柯文哲的33.3%,侯友宜只有18.0%。如果郭臺銘加入選舉,並與柯文哲搭配,支持度將與賴清德縮小至0.8%,分別爲35.6%與34.8%。張顯耀在民調發佈會上也說,郭臺銘是如今在野力量整合的關鍵。
民調的數據明顯可看出對柯文哲的拉擡,乃至於對郭柯配(未提誰正誰副)的期待。相較當時政壇一般研判或其他民調數字,確實顯得很「有趣」。然而,這是否足以證明,張顯耀是受到對岸的指使?
進一步回顧當時新聞,張顯耀原曾表態,爭取高雄左營楠梓區的立委提名,後來放棄參選,但對決策過程表達不滿。隨着侯友宜挑選金溥聰擔任競選辦公室執行長,張顯耀當初被馬政府拔官並指控「泄密」的舊事,又被外界想起。
張顯耀於7月26日受訪表示,希望未來別再出現這種構陷忠良的事情。他也說,自己當初奉馬英九之命,除了促成馬習會,還要進一步推動兩岸設立辦事處,但「有人接了國安會,但可能跟對岸不熟悉」,可能對他眼紅,因此要破壞,「當我離開職務後,所有談判都中斷了」。侯辦立刻反批,宣稱馬英九曾親口說過,並未指派張顯耀安排馬習會。
張顯耀「揚柯抑侯」,並且鼓吹「郭柯配」,當時各方解讀,多認爲是他與金溥聰之間恩怨的延續。如今檢方卻以此爲證,搭配其與致公黨等統派人士的通聯,認定是對岸指使所爲。
檢方到底掌握哪些,張顯耀受到中共指示的證據,外界不得而知。然而從檢方的理路,代表中共到了2023年8月,還在推動「郭柯」或「柯郭」搭檔,至於國民黨與侯友宜,可以完全放棄,不需列入考慮?也就是北京相信,臺灣政壇的在野勢力,即使沒有國民黨參與,光靠郭柯搭配,就足以擊敗賴清德,贏得2024年大選?
對臺灣政局有最基本瞭解的人,都會知道這種理論的荒謬。不過顯然,就和這兩年諸多案情天馬行空、完全違反情報世界規律的共諜案一樣,檢方對此深信不疑。
當然另一個可能是,相關指示的確來自對岸,就是希望柯與郭等第三勢力堅持參選到底,在野陣營維持分裂。如此一來,選舉的結果會是如何?
或許,檢方真的不小心發現,中南海「不能說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