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打算恢復什麼樣的軍審制度?

賴清德總統宣佈將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國防部法律司長沈世偉中將說明軍事審判制度規畫。記者曾學仁/攝影

賴清德總統昨天在國安會議後突然宣佈恢復軍審制度,以對付中國「境外敵對勢力、國安威脅」:賴清德透露了對兩岸的初步想法,但沒講恢復軍審制度的細節,只約略說讓軍法官站回第一線,處理現役軍人軍事犯罪刑案;國防部的補充是「建立全新軍審制度」;這些宣示並不具體,留給大家巨大想像空間。恢復軍審制度會有多大沖擊?

賴清德沒說軍審制度要恢復到那個階段?最早的軍法權是部隊指揮官統帥權的一部分,軍法案件怎麼審?怎麼判?完全由部隊指揮官決定;軍法如此的權力授與,可能決定軍法案件涉案人的命運,甚至是生死,以致這樣的軍法權民國86年遭判定違憲,88年修軍事審判法,迴歸軍法判斷。賴清德應不是想回到屬指揮官統帥權的違憲狀態。

賴清德的恢復軍審制度好有一比:把教鞭交回老師手上,但老師可以怎麼用?賴總統沒說;是拿在手上比畫揮舞敲黑板當教具,還是可以體罰學生打手心,打屁股?負責軍法實務的國防部宣稱將建立「全新軍法制度」,但沒交代怎麼運作,也沒說明思維邏輯。

102年7月發生洪仲丘關禁閉時遭部隊體罰虐死事件引發巨大社會公憤,隨即立法院修改軍事審判法,非戰時期軍人軍事犯罪刑案送普通法院依刑事訴訟法審理,宣告廢除軍事審判制度;當時宣稱這是保障人權非常重要的一步。如今要恢復軍審制度,且不諱言全面緊縮兩岸交流,一時氣氛變得肅殺,這是否凸顯賴清德兩岸政策的根本思維?

廢除軍審制度十餘年,最明確的影響是軍法體系幾近解體,軍法官大量流失,又因沒有前景培養不出新血,怎麼恢復軍審制度?恐怕賴清德也沒想過;至於恢復軍審對付「中國境外敵對勢力」也很難具體想像;解除軍審十多年來部隊骨質疏鬆,成了毫無戰力的草莓兵,腰間掛水壺的奶瓶兵,難以想像怎麼對戰境外敵對勢力;軍審制度可能有此魔力嗎?這些都等待賴清德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