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接單與生產更保守 6月臺灣PMI跌回至49.6
2025年6月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跌回至49.6,再次陷入緊縮區。圖/中經院提供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90天將於7月8日屆滿,製造業考量交期與航運不確定性,業者接單與生產相對保守,中經院1日發佈6月臺灣採購經理人指數,製造業PMI再度回跌陷入緊縮,指數下跌1.4個百分點至 49.6;廠商對景氣能見度觀察的「未來展望指數」,亦回跌 1.1 個百分點至 39.8,連續第 3 個月緊縮。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陳馨蕙指出,相對4月製造業因觀望呈現低基期,5月短暫轉爲擴張後,6月臺灣製造業PMI再度呈現緊縮;相較於臺灣主要貿易國的6月PMI變化幅度都不大,多數處於(50以下)緊縮、或指數僅些微上升至50,以爲美國和中國爲例,均顯示製造業需求指標動能不足,「各國都在等待關稅的揭曉。」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指出,依據美國政治近日的情況,可能在7月4日美國慶日川普政府就會宣佈,不會等到7月9日真正的屆期。中研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簡錦漢亦指出,川普的「TACO」作爲已被市場認定會自動延長7/9的大限。
白宗城亦指出,供應鏈廠商多數反映,4、5月的接單拉貨太多,5、6月新臺幣兌美元狂升帶來匯損,「加加減減,等於沒賺到」,所幸還有些大額美元定存的高息收入,可以彌補近月來財報上的匯損。
臺灣6 月PMI中,中經院分析,季調後之新增訂單已連續3個月緊縮,指數回跌至2024年4月以來最快緊縮速度(47.1),生產指數亦僅維持1個月擴張,隨即轉爲緊縮。受到以伊戰事升級,短暫推升原油價格,製造業持續面臨交期與原物料成本攀升壓力,供應商交貨時間指數攀升至 55.1 ,爲 2022 年6 月以來最快上升速度(高於 50.0)。原物料價格指數亦已連續第 9 個月呈現上升(高於 50.0)。
中經院指出,美國關稅政策引發貿易與經濟動能疲軟的擔憂,美國川普總統再宣佈依照232條款自6 月 4 日起將進口鋼鋁關稅提高到50%,適用範圍甚至包含冰箱或洗碗機等鋼製品。儘管美國鋼價走揚,但亞洲、中國大陸與國內大廠盤價皆呈現回跌趨勢,基礎原物料產業之原物料價格指數續跌 9.6 個百分點至 36.0,爲 2024 年 10 月以來最快下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