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紅”雨幕急行解農憂 助農銷打通“豐收路”

“這雨下得人心慌,梨掛在樹上摘不下來,摘了又怕賣不出去!”連日來,寧河區持續降雨讓北淮澱鎮果農王大叔犯了難。眼看豐收的果實要困在雨裡,區委社會工作部聯合區志願服務聯合會火速啓動“助農銷”志願服務行動,一抹抹“志願紅”衝進雨幕,用暖心服務打通產銷堵點,讓農戶的“心頭愁”漸漸化作“增收喜”。

動員倡議聚合力,搭建助農“連心橋”

“請大家行動起來,讓農戶的辛苦不白費!”活動啓動之初,“寧河社會工作”“寧河志願”微信公衆號同步發佈助農倡議,號召全區志願者走村入戶,參與“助農銷”活動。

“看到倡議我立馬報名了!農戶一年到頭就盼着豐收,不能讓雨水毀了收成。”秋萍志願服務隊隊長秋萍大姐第一時間積極響應,“我們隊有20多個年輕人,採摘、打包都能幹!”倡議發出後,多支志願服務組織主動加入活動。“能爲農戶出份力,這比啥都有意義!”區志願服務聯合會工作人員感慨道,“大家的熱情,讓我們看到了志願力量的凝聚力。”

實地問需摸實情,精準對接“供需端”

“您家梨有多少斤積壓?採摘需要多少人手?包裝材料夠不夠?”爲摸清實情,區委社會工作部與區志願服務聯合會帶隊,組織志願者深入北淮澱、俵口、七裡海等重點農業鎮,開展“一對一”問需調研。

在北淮澱鎮農戶李大姐的果園裡,志願者們踩着泥濘的田埂,一邊查看梨的品質,一邊認真記錄。李大姐握着志願者的手說:“你們來了我心裡就踏實了!之前看着果子掉在地上,我晚上都睡不着覺。”調研結束後,志願者團隊將收集到的“採摘人手不足”“外銷渠道窄”等8類問題分類整理,形成“需求清單”,同時整合自身物流、人脈、銷售平臺等資源,梳理出“資源清單”。

全方位服務解民憂,拓寬增收“致富路”

“來,小心點裝,每個梨都套上緩衝網套,別磕壞了!”志願者分工協作,有的踮腳採摘高處的梨,有的蹲在地上打包,有的負責將裝箱的水果搬上運輸車,一派忙碌景象。

爲拓寬銷路,志願者們還建起“助農銷微信羣”,實時推送農產品實拍視頻:“家人們看,這是寧河本地的皇冠梨,皮薄肉嫩、汁水多,現摘現發!”志願者小李在羣裡熱情介紹,“很多朋友看到後都主動下單,還幫我們轉發到其他羣裡。”短短兩天,志願者們就幫助農戶銷售梨、葡萄等農產品近2萬斤。“太感謝你們了!”王大叔看着空了一半的倉庫,激動地說,“要不是志願者幫忙採摘、推廣,我家這梨可能真就爛在地裡了!”

據瞭解,下一步區委社會工作部將聯合區志願服務聯合會持續完善“助農銷”志願服務平臺,根據農戶需求動態調整服務內容。“我們會繼續組織志願者跟進後續銷售,也會對接更多商超、電商平臺,用志願溫度守護農戶的‘豐收夢’!”區委社會工作部主要負責同志說。

(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閆東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