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供銷合作社:保供農資助豐產
□本報記者 李雪君
隨着春天的腳步臨近,黑龍江省的廣袤田野上,春耕的序曲已經悄然奏響。在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黑龍江省供銷合作社正以農資保供爲支點,撬動起從智能生產到精準服務的全鏈條保障體系,用科技與效率爲春耕生產注入澎湃動能。
17日,在位於密山市的黑龍江供銷倍豐旭豐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化肥生產車間內機聲轟鳴,工人們正忙碌地操作着全自動化包裝設備,將一袋袋定製配方肥整齊碼放,準備運往各地農田。
“今年引進的新設備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企業副經理郝豔春感慨地說。爲了提升摻混肥的生產效率和質量,公司今年投入115萬元,引進一臺先進的摻混肥生產設備。與老設備相比,新設備由電腦集中控制,不僅生產更加精準高效,而且在混拌環節增加了篩粉、篩塊兩道工序,有效去除了雜質,使得肥料顆粒更加均勻。
此外,料倉數量的增加也使得配料更加靈活,產能得到了極大提升。郝豔春回憶道:“過去,我們加班加點一天也只能生產200多噸,而現在,新設備讓我們的日產能提升到了600噸以上,大大提高了供貨能力。”
在密山市鐵路貨運內陸港,一列列滿載着化肥原料的集裝箱正緩緩駛入,爲春耕農資生產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原料供應。這些化肥原料將被迅速送往省供銷系統的農資儲備中心,爲接下來的農資分發做好準備。
黑龍江供銷倍豐旭豐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豔偉介紹,得益於公司對設備的升級改造和物流體系的優化,今年化肥原料的到貨量大幅增加。“最忙的時候,我們一天能到貨20—30個車皮,到貨量達到1500噸左右。”王豔偉說,這樣的到貨量不僅滿足了公司生產的需要,也爲全省的農資保供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位於巴彥縣的黑龍江供銷倍豐嘉豐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同樣掀起了農資生產的高潮。今年,公司採用了全新的nam雙酶雙控抑制劑技術,對摻混肥進行了大幅升級。這種抑制劑技術如同神奇的“催化劑”,能讓化肥中的各種元素髮揮出最大潛能。
“傳統的包膜尿素主要控制氮源釋放,但維持時間有限。而新技術在控制碳源氮源的同時,還增加了磷肥的利用率,使得化肥的釋放期達到了120天,這意味着在玉米整個生長週期內,化肥都能爲玉米提供充足的養分支持。”黑龍江供銷倍豐嘉豐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泉說,這種技術領先於國際10至20年,是農資生產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隨着農資生產的火熱進行和原料供應的充足保障,農資市場也呈現出繁榮的景象。農戶們紛紛來到黑龍江省供銷合作社所屬農資企業銷售網點購買化肥等農資產品,爲即將到來的春耕生產做好準備。截至目前,全省供銷系統化肥到貨209.5萬噸,佔全省社會化肥到貨量的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