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服務讓“被服務者”變爲“共建者”

“我們家好好的,憑什麼說是我們漏的?”一句質疑讓鄰里溝通陷入僵局,而這正是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瑞寶街道金碧東社區退伍老兵楊獻偉工作中常遇到的場景。

瑞寶街第一金碧花園小區的翟女士,因自家廚房天花板大面積漏水,與鄰里發生糾紛,最終在楊獻偉的調解下,問題得到圓滿解決。事後,她特地來到“楊班長志願服務工作總隊”致謝。她說:“要不是楊班長耐心調解,這事不知道還要拖多久。”

這些年,“楊班長”這個稱呼在小區家喻戶曉。他以“家長裡短、糾紛爭吵、急難愁盼都找楊班長”“街坊呼,班長應”的承諾贏得了居民的信任。2021年,“楊班長志願服務工作室”成立(後更名爲“楊班長志願服務工作總隊”——記者注),廣泛凝聚各方力量,吸納律師、心理健康工作者、調解員等專業人士加入,爲社區居民提供調解、心理輔導等多元化服務。多年來,在楊獻偉的帶領下,這支隊伍累計化解各類矛盾100多起,並推動居民從“被服務者”逐步轉變爲“社區共建者”,讓愛與關懷實現雙向流動。

近日,2024年度全國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發佈,由共青團中央推薦的“廣州市海珠區瑞寶街道金碧東社區”獲評“最美志願服務村(社區)”。

金碧東社區目前已有超過60%的居民參與過志願服務。除了“楊班長志願服務總隊”,還有海珠區青年志願者協會的“青春瑞寶”青年社區志願服務隊,從“青春伴讀”到“應急救援”,從“長者關懷”到“非遺傳承”,整個社區的志願服務項目可謂百花齊放,一系列志願服務品牌項目的開展,不僅爲青年搭建成長的平臺,更讓社區煥發多元共治的活力。

“用行動爲社區添磚加瓦,同時實現自我價值,這種實實在在的滿足感最打動我。”20歲的廣東財經大學學生朱詩語,從高三畢業起就參與社區志願服務。在助人過程中,她的組織協調、人際交往能力明顯提升,同理心與責任感也日益增強。在社區黨委“黨員+青年志願者”雙聯動機制的培養下,她從普通志願者成長爲骨幹,如今還擔任着學校與社區的志願聯絡員,帶動更多人蔘與到志願服務中來。

社區挖掘優秀團員青年擔任志願者骨幹,目前已開展15場培訓以提升他們的組織管理能力,並將志願服務與基層治理、民生服務深度融合,讓青年在參與垃圾分類宣傳、關愛獨居老人等志願服務中錘鍊本領,形成個人成長與羣體共建的良性循環。

依託黨羣服務中心,社區聯合海珠區青年志願者協會精心打造了“青春瑞寶”志願服務站,設置伴讀室、志願者之家等功能空間。利用這些空間,社區組建一支親子閱讀志願講師服務隊,累計開展59場兒童故事會,服務近2000個家庭。教師譚子華正是帶孩子參加繪本活動時,被志願者的熱情深深打動,主動申請成爲社區“青春伴讀”項目的繪本講師志願者。

社區還將志願服務延伸至應急保障與民生關懷領域。2021年10月,“青春瑞寶”社區應急救援志願服務隊成立,89名持證志願者中,青年佔比達44%,隊伍常態化開展消防知識普及、急救演練等活動,爲社區安全築牢防線。同時,以“社區行動日”爲載體,聯合多支專業隊伍開展非遺體驗、應急消防知識宣傳等活動。社區還通過“志願服務+公益募捐”模式,提供心理健康諮詢、普法教育等六大主題便民服務,募集6227冊圖書助力山區兒童。

“這些老人家‘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爲他們提供實際的幫助,讓他們感受到社會關懷的同時,我也收穫了心靈慰藉。”安全工程師李昭亮2020年年初接觸海珠區青年志願者協會的“慢時光長者關懷計劃”後便主動加入,擔任志願者統籌。他身兼多職,爲長者打掃衛生、共度節日、參與義診,爲長者帶去溫暖陪伴。在他看來,這一計劃讓更多人瞭解到獨居老人的現狀,也吸引了不少青年參與其中。

爲讓志願服務更具影響力,社區強化品牌建設意識,不斷打造多個特色項目,拓寬志願服務的覆蓋面。“慢時光長者關懷計劃”悉心陪伴老年人;“幸福·家”項目聚焦困境青少年家庭,通過居家微改造爲孩子們營造舒適成長環境;“衣舊有愛”項目聯合企業回收舊衣,爲山區兒童換購冬衣……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