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談科技七雄落伍了 AI族羣讓八大天王、十大豪傑各類組合崛起

華爾街最強大的股票組合「科技七雄」現在看起來有點過時了,或許該讓位給「八大天王」(Great Eight)、「12金釵」(Golden Dozen),或甚至是「生成式AI十大豪傑」(TenAI of GenAI)。

自從OpenAI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讓AI躍居全球經濟舞臺中心以來已將近三年時間,期間美股市場最熱門的交易策略就是:買進「科技七雄」,即輝達(Nvidia)、微軟、蘋果、Alphabet、亞馬遜、Meta 和特斯拉,以便爲網路問世後最大的科技變革做最佳佈局。

雖然這一切基本已實現,但一大轉折在於,AI投資題材意外擴大,超越了部分市場最愛的大型科技股。

儘管標普500指數自2023年初以來逾70%漲幅中,超過半數是來自科技七雄的貢獻,但基於這一組合的投資策略也讓投資人錯過了一些有望在AI未來蓬勃發展的公司,例如博通(Braodcom)、甲骨文(Oracle)和Palantir。

科技七雄的股價表現近期已出現分歧,輝達、Alphabet、Meta和微軟被視爲在AI領域佔據有利地位,股價今年上漲了21%至33%不等,但另一方面,蘋果、亞馬遜和特斯拉的前景則不那麼明朗,股價表現嚴重落後。

因此,華爾街爲了鎖定真正贏家,持續對這一題材提出各種投資組合名單。一些人將「科技七雄」精簡爲包括輝達 、微軟、Meta和亞馬遜在內的「 F4」(Fab Four);Seaport Research首席股票策略師戈盧布(Jonathan Golub)建議移除特斯拉,改爲「科技六雄」(Big Six);Melius Research分析師Ben Reitzes等人則更傾向於在科技七雄加上博通,命名「八大天王」(Great Eight)。依照市值計算,博通目前是美國市值第七大公司。

但這些都無法捕捉到整個AI交易的全貌。舉例來說,甲骨文因AI相關雲端運算業務起飛,今年股價飆漲逾75%;AI軟體與數據分析業者Palantir今年來股價狂飆135%,是那斯達克100指數中表現最佳個股。

協助管理16.4兆美元資產的富達投資全球總體部門主管提默表示:「隨着AI題材持續演進,新贏家可能會取代舊贏家,即便前者表現依舊不錯。」

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全球市場公司則在9月推出基於所謂「Cboe十巨擘指數」(Cboe Magnificent 10 Index)的期貨與選擇權,除了包含原本的科技七雄,還納入博通、Palantir以及超微(AMD)。

華爾街專家們還點名多家新一代領導業者,而且某些公司被點到的頻率特別高,像是臺積電被視爲AI生態系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同時,受惠於AI的產業清單正不斷擴張,包括髮電業者及其他AI基礎建設供應商,例如通訊設備公司Arista Networks、記憶體業者美光(Micron),以及Western Digital、Seagate、SanDisk 等資料儲存業者。

另一個挑戰在於,部分重要企業仍未上市,例如OpenAI幾乎必定會列入任何「AI 贏家名單」,但目前大多數投資人無法參與。

隨着AI時代崛起,華爾街爲了鎖定真正贏家,持續對這一題材提出各種投資組合名單。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