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商所“下架”四個貴金屬合約,均爲LBMA相關的金銀合約
在黃金交易火熱背景下,芝商所(下稱CME)下架了四個貴金屬合約。
具體看來,CME將一公斤黃金期貨(GCK)、倫敦現貨黃金期貨(GSP)、倫敦現貨白銀期貨(SSP)及場外黃金遠期合約(GB)下架。
一位貴金屬交易人士告訴記者,從交易規模來看,被下架的合約交易量相對較少,對於不活躍合約,CME採取下架決定一般是基於合約流動性、市場需求及交易成本的綜合評估,可能認爲市場參與度不足,從公司利潤層面做了捨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下架”合約均爲與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掛鉤的特定黃金、白銀期貨合約。
在西安交大客座教授、獨立經濟學家景川看來,通過下架與LBMA相關的合約,CME可以降低與LBMA市場潛在風險的關聯度,避免可能的市場動盪對其造成影響。
2024年底至2025年初,大量黃金被運往美國,倫敦黃金市場出現了短缺現象。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1月底,倫敦金庫的黃金持有量同比減少151噸。
造成黃金大遷移的,是COMEX黃金期貨價格較倫敦現貨長期維持溢價,交易商通過“倫敦買入現貨、紐約賣出期貨”鎖定無風險利潤。
今年1月中旬,紐約期金對倫敦金的溢價一度高達60美元/盎司,疊加關稅預期擾動,大量黃金從英格蘭銀行金庫運往美國,推高了黃金的租賃成本和交割時間。也令COMEX(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黃金庫存開始迅速增加。
據Wind統計,COMEX(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黃金庫存開始迅速增加,從2024年11月初約爲1720萬金衡盎司,到2025年2月初增長至3460萬金衡盎司,三個月漲超101%。
目前黃金遷移情況有所緩和,據LBMA披露,截至2025年2月底,倫敦金庫持有的黃金數量爲8477噸(比上個月下降0.68%),價值爲7725億美元。
LBMA稱,倫敦商業金庫的黃金存量有所上升,黃金正從英國央行流向倫敦本地交割體系,也表明近幾個月推動黃金流向紐約的市場驅動因素已有所緩解。與此同時,2月白銀的外流規模不足1月的一半。
“不過下架這些合約,不排除削弱貴金屬市場的整體流動性的可能。”景川擔心,資金流出或將引發買賣價差擴大、交易成本攀升及價格波動,進而對套利交易者和風險管理機構構成挑戰。
金價方面,倫敦現貨黃金價格在3月17日在衝上3000美元/盎司關口後繼續上行,然後又迅速掉頭向下,3月21日回調到3000美元/盎司關口下方,觸及2999美元/盎司,截至發稿報3022美元,波動劇烈。
中期看,華安基金認爲,美聯儲在最新的3月議息會議上重點關注經濟衰退風險,隨着後續的經濟數據降溫信號,可能帶來貨幣政策進一步轉向寬鬆。同時通脹預期維持高位,實際利率有望下行。
此外,華安基金提醒,黃金在新高的過程中也要關注交易風險。一方面,全球地緣事件可能有所反覆,疊加貿易摩擦加劇,都可能帶來黃金價格的波動。另外,美聯儲在關注失業率和通脹兩個目標面臨矛盾的選擇,現階段美聯儲可能更關注經濟下滑,若後續通脹失控,也存在貨幣政策收緊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