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還是風險?芝商所推出“微型”農產品合約期貨
財聯社2月24日訊(編輯 趙昊)當地時間週一(2月24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了五種新的“微型”農產品合約,給散戶投資者提供了一個交易農產品的新途徑。
這五種農產品合約分別是玉米、小麥、大豆、豆油和豆粕的微型期貨,交易規模分別是它們標準合約的十分之一,週一開始交易。合約採用現金結算,而非傳統產品的實物交割系統。
去年,農產品期貨和期權的交易量創下歷史新高。上月,芝商所開始將一些受歡迎的期貨產品的交易服務在“網紅券商”Robinhood上架,尋求將市場範圍擴展到機構投資者之外。
媒體分析寫道,這種微型合約也可能非常適合應對晚收問題的小型玉米農戶,以及那些希望對衝飼料成本的飼牛和奶牛養殖場。
芝商所董事總經理兼全球農業主管John Ricci表示,新的合約能讓交易者以蒲式耳的大小做交易。
上週,Ricci稱,“我們的基準穀物和油籽期貨是當今全球農業中流動性最強、使用率最高的產品。這些較小規模的合約將爲市場參與者提供更多靈活性,使他們能夠更精確地管理其農業投資組合。”
年初至今,芝商所農業品類的交易量增長了35%,成爲該交易所增長最快的資產類別。儘管如此,整體來看,散戶投資者更青睞其石油、金屬和股票產品,對農產品則持較爲謹慎的態度。
由於近期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不斷髮出關稅威脅,讓交易員們感到緊張。同時,可再生柴油產量的增加也讓能源公司希望能更多地接觸大豆油等產品。
芝商所大宗商品和期權產品全球主管Derek Sammann表示,“我們看到了許多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這給我們的客戶帶來了很多風險,因此,這是我們爲他們服務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