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中醫診所逃稅3000萬 負責人存款一年卻孳息400萬…下場曝

新北市連鎖「明師」中醫診所集體逃漏稅上億,法務部行政執行署臺北分署追討負責人李一宏的逃漏稅捐,先查出李疑隱匿資產,後查知他的銀行存款一年孳息400萬元,多管道查扣李的名下財產,迫使李自動補繳綜合所得稅3000萬元。

李一宏遭檢舉2013、2014年度涉嫌漏報執行業務所得,案經檢方偵查發現,李旗下多家診所登記負責人均爲受僱醫師,實則未參與營運,診所實際營運均由李獨資掌控,李同意補繳稅款。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歸課李一宏2013年度綜合所得稅6430萬餘元、2014年度6695萬元,合計達1億3125萬元,由於李於覈定稅額繳款書及覈定通知書送達後,曾依稅捐稽徵法規定申請複查,案件於是暫緩執行。

臺北分署說,臺北國稅局發現李一宏投資的多家公司帳載累積有鉅額虧損,不過,他旗下多家公司卻有數億元的銀行存款及不動產異常增加,顯有隱匿收入之實,爲確保國家債權,臺北國稅局2022年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聲請並取得假扣押裁定。

分署說,2022年4月7日、7月19日依行政執行法規定以假扣押裁定爲執行名義,將李總計1億3125萬元的鉅額欠稅案移送執行。

執行官調查,儘管移送機關已函請地政事務所就李一宏名下所有位於臺北市的不動產辦理禁止處分登記,不過,不動產共同爲債權人銀行設定1億800萬元的最高限額抵押權,因此,即使將不動產拍賣、變價,執行受償仍有困難度。

臺北分署進一步針對李一宏進行更詳細的財產清查,發現李的銀行存款利息一年高達400萬元,立即對多李名下所有財產強制執行,除扣押他的銀行存款,同時就他所有投資股份、股票、股利、出資或盈餘分派進行查封與扣押。

此外,執行官也對李名下不動產及車輛函請地政事務所、臺北市區監理所辦理查封登記,以確保所有財產可供作執行。

臺北分署說,案件執行過程中,臺北國稅局經複查將李一宏2013年度綜合所得稅的核定金額減爲3615萬元,李在今年4月繳清2013年度所有欠稅逾3000萬元,他雖還是針對2014年度欠稅申請複查,不過,分署對李實施禁止處分的不動產,已足供擔保執行。

明師中醫診所創辦人李一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爲行政執行署。記者王聖藜/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