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經濟學家彼得·希夫:最大的泡沫就是美元和美國國債!

財聯社5月19日訊(編輯 瀟湘)華爾街著名經濟學家、長期的“美元懷疑論者”彼得·希夫週末在一場媒體採訪欄目中,再度就美國消費者債務、美元脆弱性以及全球儲備貨幣格局轉變等一系列經濟議題進行了探討。

在採訪中,希夫深入剖析了美國消費者和政府肆意的借貸行爲,如何與美元霸權不可持續的大敘事相勾連,及其對經濟安全、通貨膨脹和黃金市場造成的連鎖反應。

在剖析美國消費者面對財務壓力時的心理時,希夫直言不諱地指出,許多深陷債務泥潭的美國人已喪失節制借貸的動力。希夫表示:

希夫隨後將話題引向了這種無節制借貸的根源,強調了在這背後悄然膨脹的更大泡沫:美元和美國國債市場。他認爲,正是這種泡沫助長了貿易失衡和美國製造業的衰退,而不是某些特朗普政府官員所說的外國“欺詐”或關稅:

希夫隨後把重點放在了大多數政策制定者不願承認的風險上:美國銀行業在面對滯脹情況時的脆弱性。他解釋稱,美聯儲進行的壓力測試忽略了一個可能真正暴露銀行系統弱點的情景:

在聚焦全球資本流向時,希夫指出各國央行正加速拋售美元資產、增持黃金儲備的現狀,並預言這輪去美元化進程方興未艾,黃金價格還將大幅攀升:

最後,希夫通過回顧美國如何利用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來維持其超過國內生產和儲蓄的生活方式,以此來論證他的觀點。他警告稱,隨着世界逐漸脫離美元,美國人將被迫迴歸更可持續的習慣——生產和儲蓄,而不是消費和借貸:

換言之,一旦這種美元特權消失,美國人將被迫迴歸現實:必須通過實實在在的生產創造財富,依靠真金白銀的儲蓄支撐生活,而無法再繼續沉迷於眼下這種由債務支撐的虛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