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駕元老”再流失,理想智駕量產負責人王佳佳離職

理想汽車智能駕駛團隊再現變動。

《21汽車·一見Auto》從多位信源處獲悉,理想汽車智駕團隊量產負責人王佳佳近期已提交離職申請。“但目前飛書架構上顯示他還在。”一位知情人士補充。

這是今年以來從理想汽車智能駕駛團隊離職的第三個重要負責人。去年11月,理想調整過一次智駕團隊,把整個部門分成三大塊:夏中譜負責AI算法落地,賈鵬負責VLA的技術研發、王佳佳負責量產,三位同時彙報給郎鹹朋。今年以來,夏中譜、賈鵬已離開理想。

離職前,王佳佳是理想智能駕駛量產研發負責人,職級爲21級,向理想汽車智能駕駛負責人郎鹹朋彙報。他帶領的量產團隊,是理想智駕團隊繼VLA團隊之後的第二大團隊,規模近250人。

今年6月,王佳佳曾帶領團隊進行了一段時間的智能駕駛相關的封閉開發。

理想之前,王佳佳在博世中國工作近8年,先後擔任自動駕駛研發項目組長、部門經理等職位,曾是博世中國公司發展歷史上最年輕的研發總監。

2021 年 5 月,王佳佳加入理想汽車,和賈鵬同爲理想智駕團隊的元老。四年來,王佳佳帶領團隊先後攻克了有圖、無圖等技術路線。2024年5月,在經歷MEGA風波之後,理想曾進行過一輪大規模人員優化,當時王佳佳帶領的量產研發團隊是整個智駕團隊裡影響最大的。

一位接近理想汽車智駕量產研發團隊的員工後來告訴《21汽車·一見Auto》,理想汽車CEO李想在5月底試駕了無圖版本的智駕之後,才決定將原來優化掉的量產團隊召回一部分。

和前沿技術的研究相比,智駕行業的量產交付聽上去並不“性感”,也被認爲是“髒活、苦活”,但卻是智駕交付給用戶時最重要的安全防線。

“科研的樂趣在於靈光乍現的那一刻,但落地量產交付就是幫助這家公司能形成正向飛輪的很重要的一環。”一位智駕行業的從業者向《21汽車·一見Auto》點評,“技術沒有壁壘。真正的壁壘在於十年如一日地幹着髒活、苦活、累活。說不清道不明的經驗、文化的積累,以及工程體系的建立纔是最難的。”

至此,理想、蔚來、小鵬的智駕團隊均經歷了一次迭代。2023年8月,小鵬智駕“靈魂人物”吳新宙離開後,小鵬智駕團隊有多名老將離職。蔚來的智駕團隊也經歷了多位技術骨幹的離職,如架構與方案部門負責人秦海龍、地圖負責人袁弘淵等。

和四年前相比,汽車行業的智駕路線正在慢慢收斂。在價格戰驅動的行業賽事下,技術路線將進一步趨同。“當過高的成本沒有帶來實際的回報,邊際效應會很明顯。當邊際效應遞減,只能用資源複用來攤薄成本,即用同樣的東西去賣更多的人。”一位智駕行業的中高層告訴我們。

當技術路線逐漸收斂、商業模式開始發生變化時,也帶來了從業者的不同選擇。“王佳佳離開更多是大環境下的個人選擇,想去做更多、更廣闊的事情。”一位接近王佳佳的知情人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