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駕競爭從全民到平權 AI潮向已經不可逆轉
羊城晚報財經評論員 戚耀琪
根據乘聯會最新公佈,今年1月新四化指數爲48.0,其中電動化指數爲41.5,智能化指數爲4.3;網聯化指數爲26.1。指數逐步走高,顯示出智駕領域的發展已經達到新的水平。
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迎來滲透率首次超過50%的歷史性跨越。隨着新能源化的全面普及,智能化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精準具體。人們從擔心續航、擔心自燃,快速成長爲關心智能駕駛的要素。是不是全國開通城市NOA(城市導航輔助駕駛)?是不是端到端的智駕算法?有沒有無圖智駕的能力?高難度泊車能不能應付?高階智駕何爲高階何爲平權?更關鍵的是價格,能不能降到10萬元以下都能購得。
最近比亞迪憑藉一場智能化戰略發佈會,顛覆了許多人對於智駕必高端的認知。通過推出天神之眼A、B、C三大高階智能駕駛技術體系,比亞迪將這一前沿功能引入7萬元級別的車型中,實現了高階智能駕駛的全面覆蓋。整體來看,比亞迪的智駕方案不只是技術先進,而且通過不同的技術組合,針對不同品牌和車型進行了精準定位,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這樣一來,銷量增長有了新的基礎,從股價重新過萬億元就能看出市場的期待。
作爲銷量排名在比亞迪之後、時刻咬着比亞迪的吉利,也迅速反應過來,僅僅在20天后就對外發布了類似的智駕戰略。相比於比亞迪是春節前籌備的內容,吉利把節後AI火熱的概念用到了極致。其宣稱通過AI智能科技全面賦能汽車,並以“千里浩瀚”高階智駕方案覆蓋全系不同價位車型。
有了比亞迪和吉利的雙雄發力,在國內新勢力們已經風生水起的當下,作爲龍頭老大的特斯拉已經坐不住。因此,也推出了FSD(完全自動駕駛)智能輔助駕駛。但是,很明顯,這只是個“暖場”版本。因爲媒體在測試中,發現它與理想問界等新勢力車水平差不多。具體說,上述幾款車型在面對北京的複雜路況時,都會遭遇猶豫和誤判,如果不人爲干預,都會頻繁遭遇違章扣分。但是特斯拉內部則表示,國內功能目前就是個L2級輔助駕駛,和美國已經實現的無人駕駛根本不是一回事,而美國的就叫FSD,沒有中國這個後綴。
儘管特斯拉中國版的FSD表現不佳,讓比亞迪、吉利、小鵬暫時鬆了一口氣。但是,考慮到特斯拉強大的研發能力和美國的表現,要實現在中國的適應能力,也不過是學習時間長短問題而不是做不到的問題。因此,國內車企一方面繼續在智能化上持續滲透、下放功能、下壓價格、宣告平權,以求增加客戶的品牌黏性。這些車企的考慮就是,如果其智駕方案價格足夠低,不漲價,那麼就能形成體系的護城河。特斯拉6.4萬元的高價格,反而形成了緩衝空間,不會對自己的領地帶來衝擊。
從AI加持來看,爲了讓高階智駕更加普惠,更加安全,更加平權,各大企業比如廣汽、比亞迪、吉利等都在純視覺和激光雷達,有圖和無圖等多條技術路徑進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投入,打造行業領先的高階智駕方案。去年吉利就通過了所有NOA功能測試項目後順利推出沙盒,充分驗證了吉利NOA功能的安全可靠性。小鵬、華爲ADS 4.0與比亞迪“天神之眼”成爲三大核心勢力,技術路線與市場策略的差異,正在重塑行業格局。通過挖掘極端和邊緣場景,各大車企都爲行業提供全面領先的安全技術方案。究竟誰能在今年贏得智能化的更大份額,還要拭目以待。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