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招商銀行2024年業績會:透露最新科技架構、研究設立AIC公司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黃子瀟 香港報道

3月27日,招商銀行(600036.SH;3968.HK)在香港舉行2024年年度業績發佈會,招商銀行董事長繆建民、行長王良、副行長彭家文、首席信息官周天虹等高管現場出席。

前不久,招商銀行披露2024年年報。招行2023年實現營收3374.88億元,同比降低0.48%;實現淨利潤1483.91億元,同比增長1.22%,淨息差同比下降17個基點至1.98%。

發佈會上,招商銀行管理層針對最新科技戰略、AIC公司設立、預期貸款增速、市值管理、國際化戰略、淨息差等熱點問題逐一向市場作出迴應。

值得注意的是,招行科技戰略提法出現了變化。在2024年年報中,招行更換去年“智慧招行”的提法,首次提出全面打造“數智招行”。

招行首席信息官周天虹在迴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關於科技架構的提問時,將該行的科技架構總結爲“3個委員會+2個一級部門+2家科技子公司”。

3月27日收盤,招商銀行A股報收於43.26元,上漲1.41%;招商銀行H股報收於45.90港元,上漲0.44%。

適配“數智招行”的科技治理架構

招行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推動“線上招行”向“數智招行”躍遷,積極擁抱以大模型爲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革命,重點開展“AI+金融”建設。報告期內,招行信息科技投入133.50億元,營收佔比達4.37%,研發人員達1.09萬人,佔員工總數的9.30%。

爲推進“數智招行”最新戰略,招商銀行需要尋找適配的科技架構。

招行首席信息官周天虹在迴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表示,招行目前應用的科技架構爲“3個委員會+2個一級部門+2家科技子公司”。

其中,數字金融委員會是最高決策機構,由行長擔任主任委員,負責審議總體的戰略規劃、項目投資、資源配置;信息安全管理委員會和信息技術管理委員會是兩個專業的委員會,分別負責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統建設兩個方向。

總行層面的兩個一級部門中,數字金融發展辦公室負責宏觀管理,制定戰略規劃,同時也負責管理招行Fintech創新基金;信息技術部負責全行信息系統的建設和運行保障。

近年來,銀行科技子迴歸總行成爲了行業趨勢。

周天虹表示,目前招行的兩家科技子公司招銀雲創、招銀網絡科技都有總行信息科技部統一管理,兩者職能有清晰的邊界,招銀網絡科技只對內服務,招銀雲創則負責科技的對外輸出。

“AI+金融”戰略如何推進

招商銀行董事長繆建民強調,未來的銀行可能分爲智能銀行和非智能銀行。快速迭代的大模型技術的應用成本及門檻不斷降低,爲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勁動力。

記者從發佈會上了解到,招行對AI佈局較早,在2017年就成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在2022年末招行進一步成立了“AI+金融”的工作組,並在23年初顯著加大了AI投入。目前大模型技術已在全行廣泛應用,落地產品超過120個。

招商銀行行長王良迴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表示,招行正在通過相應的科技架構更好地促進業技融合,該行還有6個研發中心,面向對公、零售、風險、運營等條線適配相應的技術,使得業務和技術部門實現了融合。該行利用AI大模型,打造了面客服務的“小招”以及對內服務的“小助”。

據悉,招行“小助”賦能員工已經超過了3萬人,包括客戶經理、產品經理、財富中臺、遠程客服等崗位。

對於DeepSeek這一熱點話題,周天虹迴應表示,DeepSeek推出的V3及R1模型實現了大模型水平的一次重大突破,基本上把中國大模型的水平和美國頂尖大模型水平的差距,從9個月以上縮短到約3個月,實現了大模型普惠化。招行對此非常重視,已構建了對DeepSeek兩大模型的後訓練能力,可以針對招商銀行金融場景的特殊需求對DeepSeek模型進行微調。

該行關注到了AI大模型的幻覺問題,將堅持審慎原則,用謹慎的態度推進模型應用。

統籌平衡資本充足率和分紅率

此前,招商銀行發佈《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公告》,擬每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約人民幣504.40億元(含稅),2024年度現金分紅比例爲35.32%。

招行2024年年報顯示,該行高級法下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爲14.84%、17.53% 和19.17%,較上年末分別上升1.52、1.83和1.55個百分點。

招商銀行副行長彭家文表示,希望在監管要求的資本充足率底線上保持2.5個百分點的緩衝,這與系統重要性銀行的附加資本、壓力測試等要求有關。因此,雖然招行目前高級法下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提升至14.86%,但並非高枕無憂,要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還沒到達完全放心去減少資本充足率去提高分紅率和ROE的地步。招行要在資本規劃和分紅做好統籌平衡。

針對近日發佈的《招商銀行市值管理制度》,繆建民表示,雖然有投資者希望分紅率更高,但招行認爲,保持較高、較穩定的分紅率,對投資者的價值創造更爲重要。如果該行今年提升了分紅率、明年又下來了,反而不利於可持續發展,不利於股價的穩定,所以希望保持行業內領先且比較穩定的分紅比例。

息差收窄趨勢將延續

2024年年報顯示,招行淨息差爲1.98%,下降17個基點;資產總額12.1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19% ;貸款和墊款總額6.8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83%

彭家文表示,儘管招行的息差下降17個基點至1.98%,但下降的幅度是好於行業的平均水平。

他表示,息差收窄的趨勢仍會延續,壓力仍然存在。但招行的目標是希望今年息差收窄的幅度比上年有所改善,同時保持同業領先水平。

談及對淨息差的有利的因素時,彭家文透露,去年招行的存款成本在市場最低的基礎上又下降了8個基點, 今年開年以來存款成本仍在持續下降。在今年進一步加強同業自律的背景下,同業活期存款的成本有望進一步降低。此外,存款的活期佔比在邊際上有一定的升高。

在貸款增長目標方面,招行對於2025年貸款的增速預期爲7%到8%,但最終能否實現,確實取決於另外多個因素,第一是和宏觀外部環境適配,比如參照GDP的增長、社融和貸款增速等。

第二個是希望貸款增速能夠穿越週期保持相對穩定,過多的波動本身就是一種風險。貸款增速可能根據外部宏觀環境變化略有上下。

研究設立AIC公司

近期,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簡稱“AIC”)股權投資範圍擴大至18個試點城市所在省份,在原有5家大型商業銀行AIC的基礎上,支持符合條件的商業銀行發起設立AIC,並支持保險資金參與AIC股權投資試點。

王良迴應表示,擴大AIC公司試點政策的推出,有利於補充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對商業銀行而言很有意義,提升綜合化服務能力,在股權直投、投貸聯動上能夠有所發揮。對此,招行認爲資本充足率上有相應實力和基礎,招銀國際在股權投資上有很多經驗,招行正在研究論證設立AIC公司,如果有必要信息會及時公告。

目前,招商銀行擁有6家境外分行以及3家境外子公司。招行在年報中表示,將加快國際化發展,立足境外機構佈局和跨境金融服務體系,提升全球服務能力和國際化水平。

繆建民表示,招行在國際化佈局過程中,總體思路是“做強存量爲主,審慎推進增量業務”。特別是把機構做強做優,同時根據與監管溝通和風險防範要求,統籌好發展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