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業績會|中國太保董事長傅帆:正式啓動大康養、“AI+”和國際化三大戰略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孫詩卉 上海報道
3月27日,中國太保(601601.SH 2601.HK CPIC.LSE)在上海、深圳兩地召開2024年全年業績發佈會。
2024年,中國太保集團營業收入達4,040.89億元,同比增長24.7%,其中保險服務收入2,794.73億元,同比增長5.0%;歸母淨利潤449.60億元,同比增長64.9%。全年實現新業務價值132.58億元,同比增長20.9%,新業務價值率達16.8%,同比上升3.5個百分點。經濟假設調整前,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57.7%,新業務價值率同比上升8.6個百分點。
中國太保董事長傅帆在業績會上表示,在發展新階段、新形勢、新要求下,公司正式啓動“大康養、AI+、國際化”三大戰略,這是公司面向未來,走穩、走深、走實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今年股市總體上將表現爲結構性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中國太保集團的投資收益達到了209.07億元,同比增長281.5%,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達到了377.13億元,主要變動原因爲證券買賣收益、分紅和股息收入增加以及交易性金融資產市值波動。
中國太保集團投資資產綜合投資收益率達到了6.0%,相較去年增長了3.3%;集團投資資產總投資收益率5.6%,相較去年增長了3.0%。
中國太保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穩健投資、責任投資”的理念,堅持“價值投資的長期意識、資產配置的全球意識、保險資管的全局意識、風險和收益的平衡意識、新興領域的前瞻意識、激勵約束機制的市場意識”,高質量做好資產負債管理。
針對今年的資產配置策略,中國太保副總裁、首席投資官、財務負責人蘇罡在業績會上回復投資者表示,2025年股票市場機遇與風險並存,今年股市總體上將表現爲結構性行情。 蘇罡介紹,中國太保一方面會繼續加強長期利率債的配置,以有效延展固收資產久期,控制資產負債久期差。另一方面仍將積極有效增加權益資產的配置和未上市股權等另類投資配置,以提高長期投資的風險回報。同時,持續管控信用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和積極防範信用風險。
據悉,目前,太保資產已成功運行“投資決策系統(DSS)”,投資業務邁入全流程系統化、數字化的新階段。DSS系統通過加強數字化決策體系建設,並藉助多種量化模型對資產配置、行業景氣度及上市公司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動態監測,極大提升了投資決策的系統性、科學性和紀律性。
綠色投資創新突破,增加科技投資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太保繼續深化ESG投資管理制度體系、評估機制以及信息系統建設,2024年首次完成並披露負責任投資原則(PRI)透明度報告,探索將氣候因素融入戰略資產配置,推動公司負責任投資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並加大對新能源、綠色交通、綠色技術、碳金融等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風險保障力度,創設和配置綠色債權計劃、綠色股權計劃、產業基金和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加強碳排放數據管理。
具體案例方面,2024年,太保資產聚焦ESG發展理念,在成都軌交項目新增投資逾10億元,專項用於成都地鐵6號線一、二期建設及運營。該項目作爲全國一次性開通里程最長線路之一,運營里程長達46.8千米,串聯城市西北-東南交通動脈;嚴格遵循《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等國內外標準,以軌道交通替代高碳出行,獲得聯合赤道環境評價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等級綠色認證;深度契合國家“十四五”交通強國戰略及四川省公交優先規劃,爲超大城市智慧城軌與低碳發展提供可複製樣本。
中國太保總裁趙永剛在業績會上表示,公司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建立配套機制,並打造創新模式。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已經落地一批標杆項目,對公司業務發展形成有效支撐。
“我們在科技金融方面加大產品創新。特別在科技資源集聚地,建設科技保險中心;在新材料的中試領域以及網絡安全領域均取得突破性進展,形成保投聯動。”
趙永剛進一步表示,中國太保將推進保險和風險減量新模式,同時切實發揮愛心資本的作用,增加科技投資規模。在綠色金融方面,致力於夯實綠色金融發展體系,圍繞清潔能源、環境治理等領域加強合作;在生態碳匯和綠色供應鏈等領域,不斷完善綠色保險的產品體系。
完善客戶服務生態圈建設, “AI+”戰略提上日程
中國太保在客戶服務方面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其在年報中表示,公司秉承以客戶爲中心的經營理念,圍繞“一個客戶、一個界面、綜合服務”的目標,完善客戶全生命週期服務生態圈建設。
截至2024年末,中國太保持有兩張及以上保單的個人客戶數達4193萬人,健康服務使用客戶數達1,091萬人。太保家園已經落地13城15園,交付牀位數超8,800張;居家養老服務“百歲居”項目線下體驗中心已落地127個城市;構建“防診療復養”康養服務體系,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
普惠保險供給也逐漸豐富,通過大病保險、惠民保業務、長護保險、農業保險等產品和服務的不斷升級,持續提升保險服務覆蓋面和可及性。養老金融打造特色,深度參與個人稅延養老、專屬商業養老保險、個人養老金等業務試點。
此外,中國太保表示,公司高度關注客戶服務體驗,並利用大數據分析客戶需求,聚焦客戶關切創新攻堅,不斷提升服務品質。據悉,車險95500“服務感知”提前識別和預判客戶訴求,實現來電有合適的人接、有準備地接,客戶平均通話時長下降超7%;壽險AI智能理賠決策,2024年累計服務83萬餘案件,壽險“雲門店”運用“語音+視頻”實現客戶訴求100%一站受理,高頻保全業務受理在客戶自助端、業務員端上線,將服務進一步延伸到客戶身邊。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近年來,AI技術的大幅發展,AI技術在保險領域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在本次業績發佈會上,傅帆表示,當前保險業面臨從規模擴張轉向價值創造,新的發展階段下,公司正式啓動了大康養、“AI+”和國際化三大戰略,這既是對太保多年來可持續發展的延續,更是面向未來走穩、走深、走實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他進一步表示,將積極擁抱科技創新,加速技術對業務的賦能,改善經營的質效,不斷探索人工智能領域風險減量管理市場,研究更多AI應用伴生風險的保障產品和挖掘更多新的業務增長點。 傅帆認爲,人工智能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技術進步,它可能是一次與第一次工業革命具有同等重要性的生產力革命,對包括保險行業在內的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會產生一些顛覆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