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華爾街| 納斯達克首席經濟學家Phil Mackintosh:市場重估AI投資,美科技七巨頭股價承壓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周蕊 紐約報道

在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美國股市經歷了劇烈震盪,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中概股表現亮眼,展現出與美股科技股不同的市場趨勢。隨着特朗普關稅政策的持續推進,市場對美國滯脹(stagflation)和經濟衰退(Trumpcession)的擔憂加劇。

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美聯儲貨幣政策路徑如何變化也備受關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期表示,美聯儲可以在調整利率方面保持耐心。這是否意味着利率將在較長時間內維持高位(higher for longer),還是2025年可能會迎來超預期的降息?此外,隨着全球供應鏈的調整和關稅政策的實施,部分行業可能受到衝擊,同時另一些行業可能成爲受益者,市場結構或將迎來新變化。

針對這些熱點話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駐紐約記者獨家專訪了納斯達克首席經濟學家Phil Mackintosh,他就美股波動、關稅政策影響、勞動力市場變化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前景等進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關稅不僅會影響通脹,也可能改變全球供應鏈格局,而企業信心和裁員數據將成爲觀察2025年經濟走勢的重要指標。

市場正評估關稅政策對經濟的具體影響

南方財經:近期美國股市波動劇烈,被認爲主要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有關,你認爲這是短期調整還是反映了更深層次的經濟問題?

Phil Mackintosh:我認爲市場受到了多重因素影響。首先,去年美國股市表現異常強勁,主要是受人工智能行業的投資推動,美國企業在人工智能方面進行了大規模投資。近期DeepSeek的相關消息讓市場開始重新評估這些企業未來的增長預期和營收前景,導致“Mag 7”科技股(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英偉達、Meta和特斯拉7個科技巨頭)以及許多芯片企業的增長預期受到影響,其表現也明顯落後於大盤。

儘管市場整體已經從大選後的高位回落,但跌幅相較“Mag 7”科技股並不算大。正如你提到的,關稅政策的推進帶來了很大不確定性,投資者仍在評估其對經濟的具體影響,哪些行業和企業會受到衝擊,哪些可能會受益。大家都在試圖梳理這一系列變化,我也在持續整理新的數據,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理解關稅的影響。

實際上,甚至連歐洲市場近期的表現也開始優於美國市場。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美國市場的相對低迷究竟是因爲“Mag 7”科技股的疲軟,而其他板塊表現平平,還是說,市場趨勢正在發生更廣泛的變化?歐洲市場是一個有趣的對比案例。

俄烏衝突仍在持續,美國的介入程度有所降低,而歐洲各國開始加大國防和軍工產業投資,試圖增強自身防禦能力。因此,軍工板塊受益於政府支出的增長,從而有望推動歐洲經濟的復甦。這種趨勢可能也會幫助德國重振其工業基礎,而德國經濟自疫情以來一直表現不佳。

這其實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當全球貿易環境和地緣政治格局發生變化時,總會有受益者和受損者。市場已經開始識別這些“贏家”,並在股價中逐步反映出來。這種市場反應符合一貫的定價邏輯。

關注美聯邦政府裁員及失業率變化

南方財經:在2025年前三個月你重點關注哪些經濟指標?

Phil Mackintosh:我最關注的指標仍然是裁員數據。近期,美國政府部門的裁員(DOGE layoffs)導致裁員數量激增。我之所以特別關注裁員情況,是因爲失業率的變化往往會形成一種循環——通常,當失業率在半年內上升0.5個百分點左右,就可能觸發經濟衰退的負面循環。

具體來說,當一個人失去工作後,他的消費能力會下降,而周圍的人看到這種情況後也會對自身就業前景產生擔憂,從而減少支出、增加儲蓄。企業的銷售額因此下降,利潤空間收緊,進而可能通過裁員來維持盈利水平。這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可能導致失業率大幅上升,並引發經濟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年美國失業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並非大規模裁員,而是因爲有更多的勞動力進入市場。因爲薪資水平持續上漲,而從實際裁員數據來看並沒有出現大幅增加。我認爲這一趨勢仍值得密切關注。

如果裁員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導致消費者信心下降,那麼消費支出可能會受到衝擊。而消費支出正是去年美國經濟保持強勁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我會特別關注這一方面的數據。此外,關於政府部門的裁員情況,目前還沒有具體數據,整體影響仍需進一步觀察。

南方財經:但有觀點認爲,2024年美國經濟整體上被認爲是一個“金髮女孩”(Goldilocks)的經濟環境——通脹回落、勞動力市場相對平衡、GDP溫和增長,你怎麼看?你對2025年全球及美國經濟預測如何?是否會迎來更多挑戰?

Phil Mackintosh:是的,“金髮女孩”經濟的說法是成立的。美國通脹率已從9%-10%的高位回落,許多國家的通脹水平仍高於2%,歐洲的通脹率已經降至2%以下,因此,整體來看,通脹不算過熱,也沒有過度降溫。

美國的失業率正在緩慢上升,這表明勞動力市場正在降溫,但依然保持在相對健康的水平。全球GDP增長方面,可以說全球經濟沒有遭遇經濟衰退。歐洲勉強避免了經濟衰退,儘管增長依然乏力。相比之下,美國經濟在2024年增長較爲強勁,主要得益於人工智能投資的推動以及強勁的消費支出。

對於2025年,我們原本的預期是美國經濟增長會更具廣泛性。比如,標普500指數中預計會有更多行業和企業盈利改善,小盤股企業的盈利能力也將得到提高。此外,歐洲的工資增長可能會促進消費支出,從而進一步提振歐洲經濟。因此,我們對2025年的展望是相對樂觀的。

但近期的市場情況顯示,企業面臨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劇,導致許多公司選擇觀望。雖然我們還沒有看到大規模裁員,但企業的謹慎態度依然值得關注。當然,觀望和收縮是兩回事——目前企業只是暫停投資決策,希望等關稅政策影響更加明朗後再決定如何調整商業策略,這包括其他國家的反應、供應鏈的變化等。未來肯定會產生“贏家”和“輸家”,但在獲得更多信息之前很難準確判斷2025年經濟的整體走向。

南方財經:考慮到最新公佈的CPI數據以及其他經濟指標,你對2025年美國GDP增長的預測是否與2025年初有所不同?

Phil Mackintosh:我認爲關稅政策及其影響仍存在很大不確定性,這使得目前的任何預測都可能不夠準確。我們仍然需要更多信息來做出更清晰的判斷。

從經典經濟理論來看,關稅通常具有通脹推動效應,這也符合邏輯,因爲它會導致生產成本上升。而回顧上一輪通脹上升週期,投入成本的增加正是推動商品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短期來看,關稅很可能會加劇通脹壓力。當然,企業或許可以重新調整供應鏈,或在新的生產基地降低成本,但這需要時間。工廠需要建設,員工需要招聘,這並不是短期內能夠完成的調整。

回顧2018年美國對華加徵關稅,當時的關稅政策導致自中國進口的商品數量減少了一半,許多企業也將生產轉移至其他國家,甚至將製造業帶回美國,通過自動化技術降低成本,保持競爭力和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但所有這些調整都花費了數年時間才逐步落地。因此,僅僅三個月的時間還不足以判斷關稅對經濟增長的全面影響。

關稅政策的影響具有複雜性

南方財經:最近市場出現關於滯脹(stagflation)和“特朗普衰退”(Trumpcession)的擔憂,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Phil Mackintosh:是的,滯脹指的是經濟增長放緩但通脹居高不下,這對央行的政策制定來說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因爲遏制通脹的通常做法是提高利率,但利率上升會進一步抑制經濟增長。而當經濟本身已經增長乏力時,央行又無法繼續加息,否則可能會進一步拖累經濟。因此,在滯脹環境下,央行需要同時解決低增長和高通脹的問題,而這往往很難兼顧。目前市場對滯脹的擔憂主要來自關稅可能推高通脹,而與此同時,企業在調整供應鏈的過程中,可能會導致短期經濟增長放緩,這就是大家討論滯脹的原因。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在地緣政治和貿易政策的變化中,有些行業反而可能會受益。例如,我們之前提到歐洲的國防工業,在美國減少對烏克蘭的支持後,歐洲國家加大了軍事和國防投資,這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相關行業的發展。因此,我們需要更全面地看待問題,關稅政策雖然會帶來挑戰,但也會創造出新的機遇。

南方財經:這聽起來更像是一種行業輪動(sector rotation)。

Phil Mackintosh:確實,甚至在同一個行業內部也可能出現““贏家””和““輸家””。

舉個例子,木材關稅(lumber tariffs)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有些公司在美國本土有木材供應,他們的客戶也是美國企業,因此不需要繳納關稅,這讓他們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優勢。但如果一家公司主要依賴從加拿大進口木材,那麼關稅的增加將使其成本上升,進而削弱競爭力。

所以,即便是在同一個行業,企業的情況也會因供應鏈佈局不同而有所差異。這表明關稅政策的影響具有複雜性,不是單純的利好或利空,而是不同公司受到的影響各不相同。

投資者擔心關稅或導致美國經濟衰退

南方財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最近表示,美聯儲在調整利率方面可以保持耐心。你認爲這是否意味着美聯儲傾向於“高利率更持久”(higher for longer)的政策立場?還是說,2025年可能會出現超預期的降息?

Phil Mackintosh:我認爲美聯儲暫停調整利率的主要原因是經濟的不確定性。

從債券市場的表現來看,市場最初認爲關稅會帶來通脹壓力,因此預計2025年美聯儲降息次數減少至1次。但在過去幾周內,市場情緒發生了很大變化,現在人們開始擔心關稅可能導致經濟衰退,而不是通脹上升。

美聯儲目前面臨的情況是,這兩種可能性分別指向完全相反的政策方向。如果關稅推高通脹,美聯儲可能會繼續維持高利率;但如果關稅導致經濟放緩甚至衰退,那麼降息的必要性就會上升。因此,美聯儲需要時間等待更多經濟數據出爐,在確認經濟走勢後再決定如何調整政策。

南方財經:那麼,你對美聯儲2025年的貨幣政策有何展望?

Phil Mackintosh: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尤其是小型企業,目前它們的利息支出已接近其息稅前利潤(EBIT)的50%。這意味着,高利率環境正對小企業的盈利能力構成嚴重壓力,限制了它們的招聘能力和業務擴張。相比之下,大盤股公司(large-cap)在過去一年表現良好,而小盤股公司(small-cap)仍處於掙扎狀態。

從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我個人希望看到更多降息,以幫助小型企業提高利潤率,使小盤股的表現能夠追趕上大盤股。但關稅帶來的通脹風險仍然是一個潛在的干擾因素。如果關稅導致通脹上升,美聯儲可能會被迫維持高利率,從而影響降息進程。因此,美聯儲的政策方向仍然取決於未來經濟數據的變化。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欄目策劃:於曉娜

欄目統籌:向秀芳

出鏡記者:周蕊

文字編輯:和佳 向秀芳

翻譯&製作:周蕊 段伊航(實習生)

設計:林軍明 廖苑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