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經營/Q Burger董事長鄭瑞賓 打造一間科技餐飲公司

董事長鄭瑞賓將Q Burger饗樂餐飲定位爲一間「科技餐飲公司」。記者嚴雅芳/攝影

Q Burger(7797)成立僅13年,是一個相對年輕的餐飲品牌,但近年發展迅速,目前全臺已有約400家門市,目標今年突破500間門市規模。Q Burger年初已登錄興櫃,是臺股中唯二的早餐股。董事長鄭瑞賓利用數位賦能價值鏈整合,使會員經濟規模倍增的同時也提升營運效能,目標要將Q Burger饗樂餐飲打造爲一間「科技餐飲公司」。

滿足客戶 兼顧品質快速

從事早餐店十餘年,鄭瑞賓說,他發現上午9點半前,消費者最在意的是速度,這段時間,早餐店要像快節奏的戰場,「一杯紅茶10秒鐘都不願意等,等太久客人就不開心。」但9點半後,消費者需求轉向品質,因此Q Burger的「Q」代表着雙重意義,9點半前是「Quickly」,快速供餐;9點半後則是「Quality」,以最好的品質滿足顧客。

現年41歲的鄭瑞賓,創立Q Burger的初衷,來自於自身的經歷。他畢業時正值臺灣薪資凍漲的年代,年輕人難以獲得理想薪資與發展機會。因此,他希望打造一個「年輕人照顧年輕人」的品牌,如今Q Burger團隊平均年齡僅29歲,充滿活力與創新精神。

投入餐飲業,食安把關是品牌的生命線。因此鄭瑞賓從創業初期就堅持供應鏈的高度自主,「我們99%的原料都自己配送,只有1%的大宗原物料由我們指定品牌與供應商提供,藉此嚴格控管品質。」針對炸物用油,「我們每天都用試紙測油,這個堅持已經持續八年,就是要確保顧客不會吃到致癌物質。」也是這份堅持,讓Q Burger以一個後進品牌,卻得以在競爭激烈的早午餐市場,找到立足之地。

三大方向 推動長期經營

鄭瑞賓並以人才發展、數位賦能與店型多元化三大方向,做爲推動品牌成長的長期經營策略。

首先,在人才發展方面,Q Burger打造「Boss團隊」,鼓勵內部創業,培養具備創業精神的門市經營者。爲此,公司規劃8,000萬獎金預算,激勵員工提升門市績效,同時推出內部創業加盟方案,員工只須自備32萬臺幣(約1萬美元),其餘資金由公司協助籌措,以降低創業門檻,促進展店動能。鄭瑞賓強調,當工作夥伴不只是員工,而是真正的經營者,這樣才能推動品牌持續成長。

其次,Q Burger透過數位賦能實現價值鏈整合,在擴大會員經濟規模的同時,提升營運效率與企業獲利能力。品牌前端透過體驗升級、票券商城與異業合作,加速自建App的會員增長;後端則導入數據科技提升門市營運效能,包括AI客服、供應鏈優化與數據中臺整合,確保來客流量與營收穩健成長。

第三,單一品牌採取多元店型策略,加速展店效率2.3倍,擴張市場版圖。透過大數據分析區域特性與客羣樣貌,推出「品牌旗艦體驗」、「家庭友善」、「時尚都會」與「智取外帶」等店型,靈活佈局,提高市場滲透率與品牌影響力。

面對市場關注的未來發展,鄭瑞賓表示,Q Burger仍有龐大成長空間,不急於採取傳統多品牌策略,而是以「科技餐飲公司」爲核心,發展平臺經濟模式。

鄭瑞賓強調,未來將透過數位賦能,實現同業水平整合、供應鏈垂直整合、跨界生態整合與海外市場拓展,不排除運用合併、收購或策略聯盟,擴展品牌與供應鏈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