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經營/華南投顧董事長呂仁傑 選「培」用「留」 擦亮金招牌
華南投顧董事長呂仁杰敲定「選、培、用、留」四大策略,加上「生活即研究」、「LESSISMORE」的經營管理哲學,要擦亮華南投顧的金字招牌。 周克威╱攝影
華南投顧董事長呂仁杰在今年5月接任董事長一職後,積極思考華南投顧未來經營之路,敲定「選、培、用、留」四大策略,再加上過往「生活即研究」、「LESSISMORE」的經營管理哲學,計劃將華南投顧的金字招牌,再次推向巔峰。
熟悉產業脈動 基層做起
呂仁杰大學畢業後赴美深造,回國後就進入國泰人壽,從最基層的研究員開始做起,鑽研產業結構與趨勢發展,隨後升至研究分析主任,五年後,再進入臺新金控旗下的臺新投顧,研究範圍拓展至債券市場分析與全球總體策略,在經過15年的時間後,在三年前升任臺新投顧總經理,隨後在今年5月轉任爲華南投顧董事長。
呂仁杰說,華南投顧研究團隊成員,不論是學歷或經驗,都有傲人之處,例如半導體、面板等產業的研究員,都出身自相關產業,不論是產業脈動、發展、研發等方向,都有獨特的掌握與判斷,因此,未來將更加着重「選、培、用、留」的四大策略。
首先,「選」就是過往在任用研究新血時,多側重在一些人格特質,例如,一些有好奇心的求職者更能引發他的興趣,主要就是因爲新人必須有好奇心,纔會激發求知慾,他並不會特別要求須有名牌大學或留學海外的傲人學歷,但若是沒有好奇心、也就沒有探索真實答案的動能,如此的成長空間將有限。
「培」就是新血的培育,因爲研究員在剛入行時,並不會有足夠的人脈、專業知識去掌握產業脈動,因此,適時的給予新人支持與資源,才能培育這些人才成長、茁壯。
生活即是研究 貼近市場
「用」,就是人才的任用,由於臺股國際化的腳步愈來愈快,客戶的需求,也不僅僅只在於國內的上市櫃公司,例如在AI的發展上,除了臺股的晶圓代工、伺服器等族羣外,日、韓、美還有什麼可以留意的新星,因此,具有財會背景、國際觀等人才,將是未來積極挖掘的重點。
「留」,就是如何留住現有的人才,除了薪資待遇外,計劃進一步提升華南投顧的知名度,讓現有成員都可以身爲華南投顧的一員,感到榮耀。
呂仁杰表示,如何擴大未來華南投顧的影響力,在目前資訊爆炸的環境中,將推動「LESSISMORE」的報告方式,因爲不論是一般投資人或是客戶,只有簡潔、有特殊觀點的論點,纔會引起市場的討論度,過往一個產業報告的PPT,可能動輒5、60頁,甚至7、80頁,但是如果一頁就可說清楚的論點,就不須研究員再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撰寫10頁、20頁的報告,可以10分鐘完成的簡報,也不需要2、30分鐘。
因爲上市櫃公司家數已突破1,900家,市場每日的訊息量可觀,投資人或客戶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與精力耗費在冗長的報告與簡報上,如何簡潔、精準的傳達重要資訊,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
呂仁杰建議,進入畢業季,對有心進入研究領域的新鮮人,除保有好奇心外,在解決問題時,不僅要有自己的觀點,並且還可虛心接納其他人的意見,而且保持生活即研究的態度,例如,平日在路上經過建案時,就可多注意價格、區域發展等趨勢,並應用在產業觀點上,就可更貼近市場實際狀況,招展自已的視野,纔會在研究的道路,走得更穩、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