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擦亮離島免稅金字招牌
經濟日報海口訊(記者潘世鵬)作爲海南自貿港建設和旅遊業發展的金字招牌,離島免稅購物持續釋放消費活力,受到廣大消費者青睞,成爲海南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新引擎。據海口海關統計,自2011年4月至2025年3月16日,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2501億元,購物人數4500萬人次,購物件數3.18億件。
海南離島免稅政策自2011年4月實施,經過多次調整,政策含金量不斷提升。離島旅客免稅購物額度由最初的5000元提高到10萬元,免稅品類由18類擴大至45大類,提貨方式由僅在機場提貨增加至5種,政策實現對飛機、火車、輪船3種離島方式的全覆蓋,羣體涵蓋至機組人員、公務機乘客、國內航線郵輪離島旅客。
海南省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完善全島免稅銷售網絡,實現國外商品和國內購買力充分對接,吸引免稅購物迴流3000億元。今年海南省提出,促進境外消費迴流。推動優化離島免稅政策,引導差異化經營,加快“免稅+”行業融合,離島免稅經營主體銷售額520億元。
海南自貿港即將迎來封關運作,爲與封關後“零關稅”目標相銜接,海南離島免稅新增了“即購即提”“擔保即提”的提貨方式。自2023年4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即購即提”“擔保即提”政策實施以來,這兩種提貨方式廣受消費者歡迎。海南省委自貿港工委辦副主任蔡強介紹,對適用這些方式的商品,旅客可在免稅店購買後直接提貨帶走,而不用像過去要到離島時才能提貨。
爲推動免稅行業高質量發展,海關部門加強了智慧監管手段的應用。2023年6月,海口海關創新實施免稅品集中審單作業模式改革,充分發揮信息化系統的神經中樞作用,以標準化、信息化、集約化監管大幅提升免稅品備案、入出庫效率,節約企業時間成本及物流成本,爲高峰期離島免稅政策的平穩運行保駕護航。海旅免稅城副總經理賀翠萍說:“海關實行集中審單後,我們通過關企服務平臺遠程提出免稅品入出庫申請,提交電子數據,幾分鐘就能收到海關審覈反饋。全程‘無紙化’‘零跑腿’,給我們節省了不少人力和時間。”
在促進消費方面,海口、三亞等市縣聯合相關金融機構,常態化開展離島免稅消費券發放或隨機立減、分期滿減等活動,最大程度讓利消費者。各大免稅店也紛紛推出專項折扣,彰顯了海南離島免稅政策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