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經營/胡連董事長張子雄 品牌再造 進擊國際
胡連董事長張子雄認爲,品牌升級,不只是一次視覺形象的改變,而是對市場、對夥伴、對未來的全新承諾。記者蕭君暉/攝影
成立48年的汽車端子廠胡連(6279),是臺灣車用連接器的龍頭廠商,近期該公司推動品牌再造工程,重塑公司品牌及標誌更新,象徵胡連從1.0正式進入2.0時代。胡連董事長張子雄認爲,品牌升級,不只是一次視覺形象的改變,而是對市場、對夥伴、對未來的全新承諾。
進化2.0 提高競爭力
全球汽車產業目前正處於前所未有的變革之中,電動車、自動駕駛、智慧聯網等新技術快速發展,使得車用連接器的需求日益多元,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
面對這樣的挑戰與機遇,胡連決定進行品牌升級,目的是希望用更清晰、明確、有效的方式,讓市場真正認識胡連的實力與價值。品牌升級的核心,不只是形象更新,更是胡連進一步強化市場競爭力的具體行動。
張子雄說,進行品牌升級,可以擴大胡連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讓全球夥伴更清楚胡連的技術優勢與解決方案;同時,深化與國際夥伴的合作關係,共同推動汽車產業的創新與進步,進而強化市場信任,讓更多客戶選擇胡連,與其攜手成長。
成立於1977年的胡連,早期是生產金屬衝壓端子零件產品起家,2004年涉入塑膠連接器產品,由於搭上中國大陸汽車市場快速成長的浪潮,目前是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第一大車用連接器廠。近幾年,中國大陸本土電動車品牌興起,並朝向電動化、智能化與網路化三大方向發展,胡連也搭上大陸品牌電動車興起的浪潮,朝向電器化、高值化的產品發展。
進軍歐洲 打第二隻腳
不過,張子雄並不滿足於大陸汽車市場稱雄,隨着胡連在1.0時代已經站穩腳步,該公司透過2.0的轉型,要大舉拓展歐洲傳統車廠的訂單,也就是在站穩大陸市場之後,要以新的品牌識別形象,積極開拓歐洲市場,除了推動業績進一步成長之外,也爲公司的營運打下第二隻腳。
張子雄回憶道,胡連是跟着臺灣汽車產業發展起來的,1970年代臺灣工業逐漸起步,裕隆、中華汽車等業者,從事汽車組裝業務,連接器也是由日本進口,當時是模具師父的張子雄認爲,臺灣應該要有能力開發連接器,於是他與幾位工作經驗和背景相同的年輕人,共同創立胡連,投入車用端子的開發工作,成爲國內汽機車端子的供應商。
不過,臺灣沒有汽車自主品牌,因此,很難發揚光大,他說,臺灣市場就這麼大,發展有限。若是他今天沒有走出去到大陸市場去發展,可能就無法生存。
現在中國大陸的汽車市場,已經不僅僅是內需市場了,而是開始以大陸自主品牌電動車在全球攻城掠地,這對胡連而言,反而是利基,因爲胡連已經累積了近50年的技術、經驗與口碑,大陸自主品牌電動車要外銷,就需要像胡連這樣,值得信賴的零組件供應夥伴。
同時,歐洲品牌車廠,由於在價格上無法與中國大陸自主品牌電動車競爭,也需要大陸或是臺灣本土的供應商,來降低成本,累積48年經驗的胡連,正是歐洲車廠的最佳選擇之一,因此,胡連的品牌再造,不僅是改變形象,而是再次出擊,深化佈局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