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創“未來之城” 全國700+作品參加漕河涇元宇宙街區創新分項賽
元宇宙不再是“浮在屏幕上的傳說”!徐彙區虹梅街道和漕河涇開發區這長約1.9公里的街區內,遊戲IP產業鏈與城區消費雙向賦能的創新生態正以顛覆性的力量重構商業、文化與生活的邊界。元宇宙不再是科幻電影裡的想象,而是真實地向我們走來。
第三屆“元創未來”元宇宙設計創意大賽報名自啓動以來,反響空前熱烈。據主辦方統計,創意大賽內的核心分項賽—“未來之城”漕河涇元宇宙街區創新試驗場賽事,在近日截止之時已收到超過700件參賽作品,數量遠超預期。作品類型多元化,投稿囊括了成熟的商業方案、前沿的探索性概念設計,以及可直接落地的智能硬件產品原型,全方位展現了元宇宙技術在街區場景應用的無限可能。
本屆分項賽直指人工智能與元宇宙創意設計的深度融合,目標明確:首先爲徐匯漕河涇元宇宙街區打造可落地、可實施的應用示範標杆;同時吸引全球元宇宙創新力量,構建園區活力迸發的創新產業生態;另外以街區爲載體,在文旅、消費、智造三大領域深耕元宇宙技術應用,培育可複製推廣的數字化轉型標杆案例。
據介紹,分項賽設置三大核心賽題,精準覆蓋未來街區核心場景,包括:元宇宙街區·數字尋旅—用AR/VR、數字孿生技術打造虛實交融的文化沉浸之旅;元動消費·樂創新境—構建“線下體驗-線上延展-虛實聯動”的消費新閉環;智器賦能·智鏈無界—設計落地智能硬件,重塑街區商業、服務與生活的交互體驗。
賽事徵集的空前熱度,離不開賽事啓動以來精心策劃的系列專項活動。賽事組辦方走進上海科技大學創意與藝術學院,針對其曾亮相米蘭設計周的先鋒作品《VAT IN A BRAIN》進行專場研討。作品面臨高精度大型3D打印載體的技術瓶頸,分項賽組委會迅速聯動行業領軍企業,現場拆解難題、制定解決方案,確保前沿創意得以完美呈現。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帶着其“技術+藝術+產業”的跨學科成果走進創立盈智能工場。雙方圍繞視覺傳達、數字媒體等領域的參賽作品,以及如何將企業真實項目融入教學、共建人才共育機制展開深入探討。
分項賽聯合相關產業協會邀請聯想、寬創國際、沃橙新能源、積乘數字、動粒科技、重守科技等多家行業頭部企業共同參與。專家團實地考察其元宇宙科技館,體驗XR、數字孿生、實時交互等前沿技術應用,並就參賽作品的技術實現與展示方案進行深度研討,爲參賽作品從構想到實現提供了強大的產業支撐。
這一系列覆蓋“產學研用”全鏈條的定向活動,如同爲大賽引擎注入了多元燃料。它們不僅精準挖掘了高校的前沿探索、企業的實踐需求與產業龍頭的技術勢能,更通過高效的資源對接與問題解決,極大地激發了參賽熱情,保障了創意作品的深度、廣度與可實現性。
隨着作品徵集圓滿收官,分項賽正式進入緊張的評審階段。根據評委工作安排,流程將按照初篩啓動、中期評審、獎項終評進行推進,最終確定分項賽獎項名次及歸屬。脫穎而出的優秀方案,不僅有機會獲得豐厚獎勵與國家級認證,更將直通漕河涇元宇宙街區建設計劃,從藍圖變爲現實。以核心技術與創新靈魂,實現區域經濟與城市文化的深度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