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啓課堂 創享未來——灞橋區黃河錦繡小學課堂教學創新大賽

陽光訊(記者 樑永飛 通訊員 於程程)綠枝蘸墨,春韻新篇。爲深入貫徹《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探索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和“雙減”政策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創新,推動教師深耕教學研究、積極投身課堂教學革新,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穩步提升。灞橋區黃河錦繡小學於近日開展課堂教學創新大賽活動。

本次活動以學科組爲單位,共有語文、數學、英語等各學科教師踊躍參與,傾全組之力,精心研磨課例,集中展示了13節優秀課例。賽前,他們積極探索創新教學方法,深入探究人工智能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並將其巧妙融入備課和課堂教學中。在創新課的舞臺上,他們憑藉紮實的學科功底、深厚的學科素養和前沿的教學理念,展現出了別樣的教學風采 。

口語交際—三年級下冊《勸告》

杜凱麗老師

杜凱麗老師執教的是三年級下冊口語交際《勸告》。她通過“創設情境學勸告”“學以致用練勸告”“古今鏈接悟勸告”等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在真實情境中說、議、評、辯,從而真正提高學生勸告的交際能力。最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昇華中心,引導學生善待親人以構建和諧家庭關係,善待他人以構建和諧人際關係。

語文學科—五年級下冊《手指》

計盼麗老師

計盼麗老師執教的是五年級下冊語文《手指》一課。本節課,她以學生爲主體,通過生動有趣的情境,設計“尋五指之密碼”“演五指之風趣”“寫五官之幽默”等多個活動。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最後,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落實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體現了學科育人的功能。

語文學科—一年級下冊《口語交際:一起做遊戲》

冉詩潔老師

冉詩潔老師執教的是一年級下冊語文《口語交際:一起做遊戲》。她以“貼鼻子”遊戲爲載體,巧妙地將口語交際訓練融入真實的遊戲場景中。通過創設“邀請夥伴一起玩”的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語言實踐。通過“學—練—評”一體化的設計,提升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勞動學科—一年級下冊《疊衣服》

強琳熠老師

強琳熠老師執教的是一年級勞動《疊衣服》。她設計 AI熱門動畫角色導課,自創疊衣口訣教學將複雜動作簡單化、趣味化,符合學生認知特點,便於學生記憶和模仿。課堂總結時,以古代素紗禪衣的知識拓展,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培養文化自豪感,實現多學科知識融合。

美術學科—三年級下冊《威武的盾牌》

劉瑞老師

劉瑞老師執教的是三年級下冊美術《威武的盾牌》。課堂上,他以學生爲主體,通過利用AI生成與盾牌相關的歷史資料和故事等,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同時,也讓學生更直觀地瞭解盾牌的作用和守護精神。

數學學科—二年級下冊《奧運開幕》

黨阿惠老師

黨阿惠老師執教的是二年級下冊數學《奧運開幕》一課。課程以奧運奪冠瞬間爲情境,帶領學生在激動人心的時刻學習“時分”的認讀與書寫,將數學知識與真實場景巧妙融合。孩子們不僅掌握了時間概念,更通過科技視頻的震撼結尾,感受到國家榮耀與科技力量,激發民族自豪感。真正實現了知識傳授與情感共鳴的雙重目標!

數學學科—五年級下冊《有趣的摺疊》

呂延老師

呂延老師執教的是五年級下冊數學《有趣的摺疊》。本課她通設計以折促思、角色代入的環節,模擬工程團隊分工,直觀建立空間轉換思維,破解幾何抽象難點。又結合AI渲染技術和創意設計,讓數學與科技、藝術跨界聯動,深化“數學創造美”的體驗,真正實現知行合一。

英語學科—三年級下冊《Learning better》

陳丹妮老師

當英語課“牽手”科學實驗與藝術創作,學習瞬間變身爲奇幻冒險!在陳丹妮老師執教的三年級下冊英語《Learning better》課堂中,孩子們用英語描述三原色混合的魔法、化身“氣味偵探”解鎖盲盒香氣密碼、製作“土電話”探索聲音傳播的奧秘,一系列跨學科任務鏈讓知識“活”起來帶領孩子們全方位體驗知識,爲學生們帶來“語言+科學+藝術”的思維碰撞。

科學學科—四年級下冊《雲與霧》

羅佳輝老師

羅佳輝老師執教的是四年級下冊科學《雲與霧》一課。他緊抓學生核心素養,基於學生認知水平和知識經驗安排學習任務與環節,引導學生從產生雲霧的物質、條件、原理三大部分逐步深入理解雲霧的形成,設計實驗方案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

體育與健康學科—四年級下冊《肌肉力量與耐力》

馮振老師

馮振老師執教的是四年級下冊體育與健康《肌肉力量與耐力》。他注重聯繫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體驗雙手持書包完成提、舉等綜合性動作,使學生髮展了上下肢力量素質。最後,通過“抗洪建壩”遊戲既,提高了學生團隊協作能力,也強化了學生的防溺水意識。

綜合實踐學科—四年級下冊《濃濃糉香情》

餘珊珊老師

餘珊珊老師執教的是四年級下冊綜合實踐課程《濃濃糉香情》這一課。她以學生爲主體,通過學生小組合作設計龍舟並參與競賽,讓學生在“賽龍舟”的過程中體會端午文化,拓展“竹編”國家非遺文化,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實踐深度融合,體現了“知行合一”,提高了民族自豪感。

信息科技學科—四年級下冊《自定義動畫》

樊蓓老師

樊蓓老師執教的是四年級下冊信息科技課程《自定義動畫》。她通過AI助手快速構建數字數字人物形象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嘗試爲虛擬角色賦予多樣化的動態效果,在添加多種自定義動畫效果過程中不斷嘗試、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掌握操作方法的同時能更好的理解和運用信息技術來處理和表達信息,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目標的同時能感受我國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建立文化自信。

音樂學科—二年級下冊《草原就是我的家》

鄒藝凡老師

鄒藝凡老師執教的二年級下冊音樂《草原就是我的家》。她用“樂”遊草原導入,課堂設計豐富多彩,在對節奏、旋律的感知和練習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通過“AI賦能文化感知、遊戲承載知識建構、創新驅動情感共鳴”的三維設計,讓草原音樂文化可觸、可玩、可創造。這是生態教育實現美育與德育的有機融合。

課後,參賽教師結合自己對新課標的理解,闡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創新之處。尤爲亮眼的是,藉助AI技術創設沉浸式文本情境,學生仿若穿越時空,與經典作品中的人物同悲歡、共感悟,有力推動了學生核心素養的進階發展。

經驗豐富的評委老師高度認可教師在課堂上對人工智能的創新應用,充分肯定教學中的亮點,同時就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方法,對參賽教師進行提問,並給予指導和建議。

此次“智啓課堂,創享未來”活動,不僅展現了教師們的教學智慧與創新精神,也體現了AI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大家將持續紮實落實課標新理念,聚焦素養導向的教學,積極探索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創新,致力於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推進課堂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