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鄭吉延搭永續浪潮 興趣、工作雙贏

中油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處生態規劃組管理師鄭吉延。圖/鄭吉延提供

達人小檔案/鄭吉延

全球碳中和、永續環保趨勢成爲企業發展必要關注課題,而中油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處生態規劃組管理師鄭吉延,則是成功如願趕搭上此一趨勢契機,讓興趣、工作認同與社會貢獻得以完滿發展,讓自我職場生涯自然、多彩,饒富意義。

鄭吉延表示,本身對木工傢俱非常喜愛,高中便想找可學習製作木工傢俱的大學科系,於是看到森林系。大學進入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林學組,除學習如樹木分類、林木生理、育林學、森林經營、森林測量等森林經營專業基礎,木材加工利用部分也是必修課程。因爲森林產業在臺灣禁伐天然林、林業公司改製爲行政機關後,可說是夕陽產業,系所學長姐多在公職或是轉行,畢竟「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鄭吉延也決定準備高普考,退伍後順利進入林業技術類公職。

談及公職生涯甘苦體驗,鄭吉延笑說,自己個性是比較逆來順受,凡事只要能力所及,多會選擇承擔、接受並努力完成任務;在職場也是抱持學習、承擔態度,不管是行政文書、標案製作採購、現場實務等,盡力完成上級交付任務。正因工作屬持續推進的政策任務,除須達成政策目標,過程也會遭遇阻力,透過各層級承辦單位按照行政程序推動,才能發揮政策功能,這也磨練了自己忍耐、溝通實力。

期間,鄭吉延因照顧父母、成家考量,從林業技術工作轉赴桃園機場從事的進出口植物檢疫工作的病蟲害技術、農業技術等職位,其後又迴歸林業技術,辦理資訊設備採購、機房管理、資訊安全等,即使公職生涯多元、專業訓練,貼近自然心願仍未消散。

歷經近20年公職生涯後,適逢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三接)興建,中油環境保護處增設生態保育專責單位,並改名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處,也爲應對三接環評及藻礁生態保育議題,增補海陸域生態保育人力,鄭吉延告訴自己是該看看不一樣的人生風景。

鄭吉延指出,入職因正處三接公投議題風頭上,須對外界質疑議題脈動快速回應,將龐大資訊消化後轉換爲有效資訊,傳達給大衆,初到前半年,每天都在辦公室的繁忙工作度過。後續除觀塘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會議事務外,組內同仁多負責兩至三案的勞務研究案,自己負責包含觀塘三接的漂沙機制與覆沙對策相關研究,以及委託桃園鳥會進行的小燕鷗繁殖棲地營造與監測計劃工作,主要在於這些觀塘三接相關研究及生態監測案的勞務採購及執行期間的工作協調與計劃審查,如願貼近自然,實現觀察保育。

鄭吉延認爲,從觀塘三接的生態保育業務,到逐步轉型爲以全公司生態保育政策規劃,由觀塘三接的一個點,擴散到中油全臺運營場域,包括港口、煉油廠、供油服務中心油庫乃至加油站,讓工作視野擴大延伸,從新建工程的生態檢核、運營場域生態潛力盤點、關注物種棲地營造、環境友善設施等,不僅滿足貼進自然心願,更讓職場獲得更大支援能量,迴應社會保育,是珍貴又具意義的工作體驗。

達人座右銘

讓興趣升級爲 更具意義能量

鄭吉延表示,相對現實社會多以收入爲學習系所、職場發展的評估考量,然而,正因社會多元、專業分工,從自身興趣出發,或許更能獲得更多刻苦磨練的耐力,多元學習、精益求精,逐步落實實力升級的發展,讓自身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能成爲支援社會穩健發展的能量,方爲職場生涯、人生髮展的核心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