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牛博肆溫體牛火鍋創辦人 林千畬放下金湯匙 化熱愛爲職業

林千畬熱愛料理,用新鮮食材打造溫體牛火鍋。圖/陳建宇

林千畬/達人小檔案

一般來說,企業的二代、三代往往都需要繼承家族衣鉢,但牛博肆溫體牛火鍋創辦人兼主廚林千畬(音同「餘」),偏偏想要創業走出自己的路,選的還是在高雄競爭激烈的溫體牛火鍋。不過在他全心投入下生意愈來愈好,更吸引許多高端客人如醫生、音樂家等,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31歲的林千畬出身在飯店世家,家族在高雄經營飯店已45年,他屬於企業第三代,用「含着金湯匙出生」形容也不爲過,不過林千畬從國小起就喜歡往飯店的廚房跑,看着自家飯店的主廚們做出一道又一道的美味料理,讓他非常向往,種下日後走向餐飲業的種子。

而從高中開始,林千畬對料理的熱情不減反增,因此他也正式跟飯店的中餐廚師們學餐飲的基本功,常常在廚房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即便滿頭大汗也樂此不疲。此外,由於林千畬生長在網路時代,因此他也透過網路尋找喜歡的料理自學。

「能夠把一輩子的興趣轉爲職業,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林千畬說道。不過餐飲的種類繁多,爲何決定要做火鍋,而且還是在天氣炎熱的高雄開火鍋店?林千畬笑着說:「火鍋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他認爲火鍋是領域單一卻又獨特的一種餐飲,尤其是湯頭和湯底最關鍵,由於自家飯店的餐廳屬於浙菜,講究熬湯的功力,因此也讓他在推出火鍋時更有信心。

雖然家中不缺錢,但林千畬要開店的資金是他自己準備資料向政府申請青創貸款,缺的部分則向家裡「借」,不僅要按期還款,還要給利息,不動用家裡的資源。

林千畬對食材相當要求,希望客人能吃到最好的東西,也絕對不能有化學添加物,因此光是食材就佔了成本的40%,比起一般餐廳的25%~30%高出許多。林千畬創業初期由於溫體牛的品質不穩定而傷透腦筋,他只好每一~二週就跑到臺南新化拜訪業者,最後談了一年半,終於有位農二代願意與他合作,提供穩定且品質佳的溫體牛。他笑着說:「幸好有業者幫忙,創業初期才挺得住。」

林千畬坦言,有90%的餐廳都會使用「預製菜」,藉此降低成本,但要讓菜能夠保存夠久勢必會有化學添加物,這是他無法妥協的部分。重視食材新鮮的林千畬至今仍每週去果菜市場一~二次,除了確保食材新鮮之外,也仔細尋找當令的食材,加入他的火鍋裡。

例如林千畬就將屏東的原生無毒番茄加入火鍋中,推出營養價值高的「議長鍋」,連高雄知名餐飲名宿、鄧師傅創辦人鄧文裕也認爲,這創造出獨特的火鍋體驗,不僅是一場味覺的升級,更是臺灣農產價值的絕佳展現。

如今牛博肆的知名度逐漸打開,聞名而至的消費者也愈來愈多,甚至有國外的遊客吃過變成回頭客,每次來臺都要到牛博肆報到。林千畬表示,除了食物新鮮、好吃之外,料理也推陳出新,讓客人願意來品嚐不同菜色。

許多餐廳一炮而紅之後就會開分店,林千畬則暫時沒有這個打算,他認爲經營要腳踏實地不好高騖遠,除了繼續提供營養、健康的料理之外,也會持續創新菜色給客人驚喜。

達人座右銘

「問心無愧」林千畬盡力提供最天然、最優質的食材給客人,這也是他一直提醒自己的事,要保持職人精神,用最好的食材做最好的料理。林千畬自信地說:「我做什麼給家人吃,就做什麼給客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