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達人-富思人工智能(FuFront)創辦人暨執行長 張凱鈞造平臺 AI走進百工百業

富思人工智能創辦人暨執行長張凱鈞。圖/本人提供

達人小檔案

張凱鈞擁有英國倫敦大學博士學位、美國匹茲堡大學碩士,專精生物訊息與演算法設計。早年他投身學界,擔任資訊系教授,亦曾任職於陸軍少校。2013年間,因關注軍中制度與人權議題,曾以現役軍官身分公開表達改革訴求,進而離開體制,投入民間產業,實踐改變的初衷。他說:「那時我體認到,不能只在體制內喊話,要真正推動改變,就要自己站上前線。」離開軍中與學界後,他選擇走入產業,從資訊系背景出發,先進入技術顧問與產品研發領域,再憑藉實務經驗與溝通能力,進入歐洲百年製造企業,從工程基層一路晉升至執行長。當亞洲資方爲求降低成本要求全面裁員時,他選擇辭職,拒絕站在資本剝削一方,踏上創業之路。

洞察需求開發五大應用領域

回到亞洲後,他帶領團隊運用人工智慧技術,打造五大關鍵產業應用領域,全面驅動高效能AI產業鏈的發展,爲臺灣在智慧轉型浪潮中奠定核心競爭力。開發產業界五大應用領域。

一、教育科技(EdTech):透過AI輔助學習與教學分析,提升學習成效與個別化教育品質,推動智慧校園與終身學習機制。二、綠色金融(ESG):導入AI進行碳足跡追蹤、風險評估與永續投資管理,協助企業邁向淨零碳排與ESG資訊透明化。三、製造升級(Industry 4.0):應用AI於預測維修、製程優化與智慧品管,加速產線智慧化與製造彈性提升,實現智慧製造新標準。四、永續生命(AI Cultural Inheritance):結合AI影像與語音辨識技術,保存並活化本土語言、文物與傳統技藝,打造跨世代智慧文化平臺。五、零售轉型(AI E-Commerce):運用AI於消費者行爲分析、智慧推薦與供應鏈管理,驅動新零售革新與個性化電商體驗。

把AI從雲端帶回每日生活

他歸納AI產業的三大趨勢:企業將加速導入私有化模型、垂直領域專屬AI應用成爲主流、而邊緣AI與本地部署技術將全面興起。富思人工智能因應此三大變化,發展模組化產品架構、跨平臺語言模型串接技術與多場域實測能力,成爲臺灣AI產業少見的全方位團隊。然而,打造大語言模型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爲了整合模型微調、軟硬體部署與即時維運能力,他與團隊經歷過多次硬體散熱失敗、記憶體與演算法瓶頸測試,以及跨平臺語言模型整合的多輪迭代。張凱鈞回憶:「我們最初以爲,只要硬體設計好,企業就會買單。但事實證明,沒有人願意等一週開機、三天訓練、半小時掛機。我們必須回到現場,跟使用者一起修正每一個流程,才能讓AI真的落地。」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終於讓複雜的技術真正貼近使用者需求,讓AI在企業現場如同開電腦般直覺而簡單。「AI不是要取代人,而是讓人更有價值。」他總結,AI的未來屬於每一個懂得使用它的人,而不是隻掌握在少數科技巨頭手中。

張凱鈞不僅關心技術,也重視AI在產業的實際運用。目前富思人工智能一體機針對各大應用領域AI教育、ESG永續發展、智慧製造工業4.0端、永續生命與文化傳承、智慧零售與電商、會計及法律人工AI助理應用等。

未來,富思人工智能將持續優化大語言模型平臺,持續向下紮根產業,向上拓展國際市場,成爲真正代表臺灣的AI品牌。他堅信:「我們不要只是別人的棋子,要成爲下棋的人。」

達人座右銘

讓AI落實在生活當中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