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業務下滑致虎牙去年營收降13% 股價單日暴跌20%
作者 |鄭皓元 趙雪瑩|實習生
主編 |陳俊宏
日前,虎牙公司(NYSE:HUYA)發佈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財報後,股價單日暴跌20%,市值單日蒸發約1.89億美元。財報顯示,其全年總收入同比減少13.1%至60.79億元,Non-GAAP淨利潤同比激增125.6%至2.69億元,但第四季度收入14.96億元仍低於市場預期。目前,虎牙正面臨直播行業萎縮、AI轉型與短期盈利壓力的多重矛盾。
儘管虎牙宣佈未來三年派息不少於4億美元,並延長股票回購計劃,但市場對“利潤增長依賴成本削減、核心業務持續萎縮”的質疑愈演愈烈。
收入增長幻象與利潤“虛胖”
實際上,虎牙淨利潤的激增主要源於降本,而非業務內生增長。財報顯示,其Non-GAAP淨利潤2.7億元,同比激增125.69%,而2024年全年營銷支出較2023年減少了約1.67億元。
此外,虎牙的遊戲與廣告業務增長強勁,但核心業務卻在萎縮。財報顯示,期內其實現營收60.79億元,同比減少13.1%,第四季度收入僅15億元,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7億元。2024全年,其遊戲服務與廣告業務同比增長145.4%至13.3億元,該業務佔比雖提升至21.9%,但佔比仍較小,而傳統直播收入佔比則從2023年的92.2%降至目前的78.1%,全年直播收入則從64.51億元降至47.45億元,核心業務持續萎縮。
同時,用戶增長停滯進一步暴露隱患。2024年第四季度,虎牙移動端MAU(月活躍用戶)爲8260萬,付費用戶數450萬,僅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0萬。用戶付費率(付費用戶/MAU)約5.45%,較行業頭部平臺(如嗶哩嗶哩直播付費率超8%)存在差距。此外,虎牙未披露用戶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變化,但結合收入增速放緩推測,其核心用戶的付費意願可能觸頂。
儘管全年經營活動現金流淨流入9430萬元,但虎牙宣佈2025-2027年派息不少於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8億元),遠超當前現金流水平。截至2024年底,其現金及等價物、短期存款和長期存款計67.34億元,但若持續高額派息,可能擠壓其在AI技術、內容生態等領域的投入資金。市場擔憂此舉或爲短期維穩股價,卻犧牲長期競爭力。
行業變局與戰略轉型的“雙重夾擊”
中國遊戲直播市場已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爭奪。第三方機構數據顯示,2024年行業規模增速降至8%,較2021年的35%大幅下滑。虎牙的老對手鬥魚通過社區化運營與多元化內容穩住了用戶基本盤,而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憑藉流量優勢切入直播賽道,進一步分流用戶時長。虎牙雖在財報中強調覆蓋40款遊戲版權賽事,但獨家內容稀缺性不足,難以形成壁壘。
虎牙在財報中高調宣傳“AI+直播”戰略,包括引入DeepSeek-R1大模型、開發AI助手及虛擬主播。然而,目前AI應用仍停留在互動功能優化層面,未能顯著提升內容生產效率或創造新營收場景。對比海外平臺如Twitch的AI驅動廣告精準投放系統,虎牙的AI商業化路徑尚未清晰。聯席CEO黃俊洪提出的“AI IP新模式”仍需時間驗證,而資本市場對技術故事耐心有限。
2024年四季度,虎牙的運營成本較同比下降了24%至2.67億元;銷售和營銷費用較上年同期下降了44.6%至6280萬元,研發費用則同比減少10.0% 至1.233億元,雖助力利潤增長,但也可能削弱用戶獲取能力,形成“收縮換盈利”的不可持續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機構對虎牙的增長邏輯質疑早已存在。據美國銀行此前報告,虎牙收入結構轉型速度低於預期,將目標價從5美元下調至3.5美元,評級降至“中性”。
虎牙在2023年啓動的1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截至2024年底僅完成63.6%,且股價持續低迷削弱回購效果。高額派息雖提振股東回報,但也被視爲管理層缺乏戰略性投資的信號。瑞銀分析師指出:“派息可能暫時安撫股東,但無助於解決用戶增長與內容創新的根本問題。”
虎牙的股價暴跌,本質上是商業化轉型步伐與市場預期錯位的結果。短期看,其仍需平衡派息承諾與研發投入,通過AI技術實現降本增效;長期而言,能否在內容生態、用戶體驗與商業模式上突破創新,將決定其能否在紅海競爭中突圍。有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