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經發會對焦AI建設 盼建構臺灣成「亞洲那斯達克」
iKala及Appier董事簡立峰。記者黃婉婷/攝影
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第二次顧問會議創新經濟組今天登場,會中向工商界大老報告「AI新十大建設」。一名顧問指出,國內有許多AI人才在矽谷發展良好,可結合臺灣既有產業,連結雙方的強項,同時也有顧問建議,臺灣已形成亞洲的「那斯達克」,盼有更多國際新創來臺連結。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會後轉述,適逢位於高雄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揭牌,今天討論重點聚焦AI建設未來發展及方向,包括延攬AI人才,以及政府如何在矽光子、量子科學、AI機器人等領域協助產業增添更多柴火。
謝金河另提及,會中期許打造臺灣成爲「亞洲那斯達克(NASDAQ)」,讓資本市場有更高效率的籌措資金功能,使得臺灣競爭力能有效發揮,在全球AI巨浪中,具備更強而有力的發展動能。
iKala及Appier董事簡立峰受訪指出,過去半導體是臺灣的「造山者」,形成護國神山,期許AI能成爲下一代的護國羣山,如矽光子能使臺灣半導體在通訊方面更加強大,量子電腦則能讓半導體及其他產業發光發亮。
他說,更重要的是如何全方位應用AI,包括百工百業、智慧政府,並透過「軟體來登峰」,這是與過去不同之處。
簡立峰認爲,臺灣硬體擁有絕大優勢,另在AI各種評與軟體人才上更是名列世界前茅,如何結合海內外軟體人才與硬體產業,透過「以硬帶軟」,讓軟體產業成爲下個世代護國羣山的基石;儘管臺灣面臨少子化及高齡化,藉由機器人、無人機,仍能在AI時代發展良好。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謝金河。記者黃婉婷/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