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英耀宣佈「中小學球具假日開放民眾使用」 基層炸鍋:沒人力管、缺配套

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將在2周內盤點全臺灣逾3800所中小學的球具器材,開放給社區民衆於放學後、假日到校運動時借用。圖/教育部提供

教育部長鄭英耀昨天宣佈將盤點全臺中小學球具器材,開放社區民衆於放學、假日到校運動借用,持續引起基層反彈。有校長表示,假日根本就沒有人力,「球具會自動回到器材室?」學校無法配合辦理。

鄭英耀昨天在114學年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宣佈這項政策,教育部主秘林伯樵今天進一步說明,會提供購球經費,且定義爲消耗品,是類似「愛心傘」的概念,放在球場、警衛室供民衆借用,可以做一些標示,但不會要求學校的保管責任,

消息一出引起教育界炸鍋,有老師質疑學校還要兼任免費運動中心嗎?真的是太瞎了。花蓮一名偏鄉老師說,一旦買球具就是校園財產,怎麼可能當作「愛心球」不管理,現在連工友都遇缺不補,假日哪裡來的人力?

「我們是生活在晉惠帝時代嗎?」宜蘭縣礁溪鄉龍潭國小校長廖世凱說,學校的體育器材都列入財產登記,假日沒有人支援協助,學校也沒有警衛室可以存放球具。他說,宜蘭30多年前就是無圍牆的開放校園,與其發給所謂的「愛心球」,建議優先編列專款提供學校僱工清理假期校園垃圾。

花蓮縣一名偏鄉國小校長表示,學校確實屬於公共財,教育部也許立意良善,但政策需要配套,不是發球就好。以他服務的學校爲例,假日校園並未開放,連廁所都考量學生安全會鎖起來,學校假日沒有駐點人力,若要給民衆打球,管理就是一個問題,且校園開放了,民衆入內也會有廁所的需求,學校又要如何處置。

至於教育部說不會要求學校的保管責任,他認爲,仍然有管理的問題,也擔心公務遭到破壞,還有環境清潔維護的問題,這些都需要有相關的規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