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眼看盤 | 力扛外圍動盪,A港股雙雙走強

上證綜指本週上漲1.56%至3372.55點;深綜指、創業板綜指、科創50、北證50周漲幅分別爲2.72%、3.24%、2.67%、6.45%。此外,本週港股的恆生指數大漲5.6%,創三年來新高。

本週外圍市場動盪,但A股、港股均頑強走強,暗示中國資產已日益獲得國內外資金認可。特朗普週一表示,對加拿大、墨西哥兩國加徵25%關稅將於週二生效。到週二上述關稅果然開徵,但到了週四特朗普又將上述關稅推後一個月執行。此外,特朗普在實現俄烏和平相關事項上的態度也不怎麼穩定,常常捉摸不定。金融市場特討厭“不可預測性”,所以近期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明顯加大。

在中國方面,縱然亦有相關不利消息,但A股、港股仍走得較穩,這說明市場對關稅問題已慢慢脫敏。

全國“兩會”於本週召開,重頭戲無疑是週三的政府工作報告,該報告所釋出的內容大部分符合預期,也有超預期部分,如強調了“宏觀政策民生導向”,且在消費方面的措辭相當積極。

週五海關總署公佈的今年前兩個月以美元計價的出口同比增2.3%,低於預期的增5.0%;前兩個月進口降8.4%,同樣弱於預期的增1.0%。這可能與特朗普上臺前(去年第四季度)中美相關的進出口企業“搶出口”或“搶進口”相關,故利空程度應打些折扣。

後市方面,個人認爲A股、港股行情還將延續,建議投資者繼續積極參與。

本輪A港股上漲的一大動能來自DeepSeek,因其使投資者重新評估起中國的的科技潛力。雖然股市已漲了一程,但個人相信利好應該遠未出盡。大家知道,我國有巨量的科技人才,且國家又大力支持“新質生產力”,故諸如此類的好消息在未來大概率還會層出不窮。也就是說,市場對於中國科技潛力的評估本身就是個動態過程,利好很難出盡。

除科技潛力被市場重估外,近期美元下跌應該也對A股有利,因這會使人民幣壓力減輕,進而使得我國貨幣政策掣肘減少,最終使實體經濟更易獲得資金支持,股市資金面自然也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