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兼工程會主委陳金德 扛南部災後復原重責

政委兼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圖/本報資料照片

原本要與媒體宣佈工程金質獎啓動報名消息的政委兼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孰料行程驟變,7月28日大雨衝擊南部,緊急代表行政院南下視察災情,隔天起更一肩扛起雲嘉南前進指揮所重任,以其俐落決策風格與擅長的協調能力,加速災後復原這項行政院當前的首要任務。

化工背景出身的陳金德,曾任宜蘭縣代縣長、中油董事長等職務,也曾轉戰產業界擔任民營能源公司董事長職務,瞭解複雜公共工程細節,被認爲有極佳的人際手腕與協調能力。

不僅具備協調手腕,專業能力纔是陳金德的堅持後盾。北科大6月畢業典禮時,陳金德獲頒傑出校友,當時他表示,臺北工專就是他最懷念的母校,也是基於當初化工科所時的所學知識,使他在企業排放污水、氣爆事件時都能有專業判斷。

上述事件是陳金德南部仕途的標誌之一,在2013年擔任高雄市環保局長時,迅速處理日月光涉嫌排放有毒廢水一事,後續得以升任高雄市副市長,並展現出遇事決斷的俐落手段。

同樣,在高雄石化氣爆事件時,陳金德也推動相關改善任務與管線總體檢。

此次災情又在南部,具協調能力、應對事件有魄力,加上工程會主委的身分,使陳金德成爲這波災後復原重建的最佳人選。災情重建是卓揆三大重點任務的第一位,前進指揮所擔任指揮官的陳金德,不但是中央與地方的溝通管道,也要快速協調儘可能多的修繕廠商投入,加速廠商與災戶的媒合。

0728豪大雨後,陳金德連日南北奔波,先是28日代表行政院南下視察、29日出任前進指揮所指揮官,31日更快速北上參與行政院院會報告災後復原狀況。

陳金德坦言,颱風路徑對於西部地區來說,堪稱50、60年難得一見,導致超3萬戶的大量房屋受損,加上持續的氣流豪雨要改善不易,積極媒合工班和受損災戶,使中央部會與最熟悉第一線的區長互相配合,來完成任務。除要在最短時間內協助受災民衆完成家園、生活重建,還要同時提升抗災能力,以提升臺灣的韌性。

面對艱鉅的重建任務,陳金德展現明快的處理節奏,上任指揮官後就強調「分類清楚、價格合理、執行迅速」三原則,督導各區修繕與慰助金髮放進度、推動建材價格統一、訂定修繕契約範本等,如工程打好基底般,用最快的速度做好重建的基礎系統,後續才能降低災民負擔。

打好地基下,後續任務進度都開始順利跑起來,3日公佈已動員109家修繕廠商投入災屋修繕,有373戶登記媒合、其中230戶完成聯繫對接,並陸續進場施工,且透過媒合簽約獎勵金模式提速。

5日更進一步宣佈,低收及中低收入災民宅修繕經費由政府全額負擔;而災屋如需拆除,9月底前委由政府完成代拆,費用一樣由政府吸收。

面對最爲嚴峻的天災考驗,陳金德展示出災情之下與時間賽跑的企圖心,望再次協助南部民衆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