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搶菁英 AI鏈高階主管 年薪開750萬

得益於AI和半導體,2025年國內經濟穩健成長,臺灣專業人士在全球市場極具競爭力,AI軟體、半導體產業的薪酬主管職,上看到年薪新臺幣750萬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跨國集團預估臺灣經濟穩步成長,AI驅動的半導體需求,將促進硬體制造業的發展,並推動物流、工業製造與再生能源等多領域進步,AI引領的軟體相關職位需求更持續上升。瑞星管顧《2025年臺灣薪酬趨勢報告》指出,得益於人工智慧(AI)和半導體,2025年臺灣經濟穩健成長,在原有薪資偏低、但高技能人才的強勁組合下,臺灣專業人士在全球市場極具競爭力,AI軟體、半導體產業的薪酬主管職,上看到年薪新臺幣750萬元。

瑞星調研團隊指出,可以說,臺灣勞動市場處於事求人的緊張情況,相較於鄰近的已開發國家,臺灣的薪資相對較低,實質經常性薪資年增率自2024年轉正,預期此趨勢將延續,爲民間消費提供支撐。臺灣地理位置對計劃在亞洲擴展業務的公司具吸引力,但在地業者須與國際企業競逐有限的頂尖人才時,招聘和留才都面臨挑戰,企業必須投入於全方位的人才招募與留才策略。

此份最新趨勢報告可看出,在臺灣不同行業、專業程度差異的薪酬,半導體業的金額特別突出,半導體業設計研發工程師年薪120萬元起跳,隨着升遷爲主管職年薪則自250萬元起算,至於到處長級的高階主管,年薪最高可到750萬元。

軟體資訊產業部分,AI所引領的軟體相關職位需求更持續上升。AI相關業者的資訊長(CIO)、技術長(CTO),年薪在500萬至700萬元間、甚或更高;中階主管年薪則在180萬元至350萬元之間。

AI軟體、半導體產業的需才恐急及搶才現象,對年薪偏高的銀行業出現比價效應,一般持有金融證照的銀行員年薪至多100萬元,經理級至多200萬元,想達到半導體產業高薪水準,需要營運長或財務長。供給內需的零售及餐飲、電商等產業,職缺經常性存在缺口,專業員工年薪普遍居於50萬至80萬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