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迎戰美國對等關稅 大陸中小企業悲泣 財新制造業PMI慘跌
財新中國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較4月大跌2.1個百分點至48.3,不僅是時隔8個月再由擴張轉爲收縮,更創下2022年10月以來新低。圖/中新社
大陸官方與財新制造業PMI走勢
3日公佈的財新中國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較4月大跌2.1個百分點至48.3,不僅是時隔8個月再由擴張轉爲收縮,更創下2022年10月以來新低,其中,新訂單指數更跌至2022年10月來最低。反映大陸製造業運行受到關稅戰影響放緩。
大陸統計局稍早公佈官方製造業PMI,較4月的49.0回升至49.5。由於統計局PMI調查樣本多着重於官方大型企業,財新則以民間中小企業爲主。兩者數據一升一降,可看出關稅戰爆發後,大型企業因擁有較多資源,得以快速調整戰略降低衝擊。
從分項指數觀之更爲明顯。官方5月製造業PMI中,生產、新訂單、原物料庫存、從業人員等指標全都較4月回升,僅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標略爲下降。
但財新中國製造業PMI的分項指標,5月均從擴張轉爲明顯收縮。新訂單指數跌至50榮枯線以下,並創下2022年10月來最低,新出口訂單指數也在收縮區間進一步下滑,續創2023年8月以來新低。生產指數爲19個月來首次跌入收縮區間。
另,外需低迷影響供求收縮,企業減少原材料採購,5月採購量指數爲2024年第四季以來首次低於榮枯線。此外企業不輕易增加用工,就業指數在過去9個月中第8次低於榮枯線,出廠價格則連續第6個月位於收縮區間。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指出,第二季伊始,主要宏觀經濟指標顯著走弱,經濟下滑壓力較此前明顯增加。大陸政府應改善就業環境、增強民生保障,方能推動經濟持續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