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當選藍黨魁 港媒認兩岸和平「開了好頭」曝8挑戰

鄭麗文當選國民黨主席。(資料照/趙雙傑攝)

國民黨主席選舉落幕,由前立委鄭麗文擊敗其他候選人,當選黨魁。面對外界關注鄭接棒後會如何帶領國民黨,港媒評論指出,鄭在勝選的致謝賀電中,對北京以積極姿態「開了一個好頭」,評論也點出鄭未來需面臨的八項挑戰。

據港媒《香港01》20日撰文評論,新當選的國民黨主席鄭麗文至少面臨以下八大挑戰:

一、能不能頂住民進黨與總統賴清德的圍剿。評論指,在黨主席選舉前,國民黨纔剛經歷完大罷免,國民黨支持者都希望這位具跨黨派背景,有街頭運動和選舉經驗的女性領導人能打善戰,能抵擋綠營及賴政府。

二、能不能擔起國民黨人的改革意願,這是當下最關鍵的挑戰。評論認爲,國民黨內部失去政治活力、沒有政治創新精神、喪失戰鬥能力,大家覺得鄭年輕、有闖勁、有鬥志,有改革的精神和意願,就是希望鄭能爲國民黨帶來新鮮空氣,簡言之就是改變;這也是她作爲黨主席,在未來幾年面臨的最關鍵挑戰。

三、面對明年的2026地方選舉,評論指,鄭能否在明年的「九合一」選舉中維持並拓展國民黨的政治地盤,是馬上要面臨的挑戰。

四、能不能重塑國民黨,是鄭在國民黨內面臨的最艱難挑戰。評論認爲,對國民黨來說,「重塑」是一個非常寬泛、非常艱難的詞。現在這個責任到了鄭身上,鄭能不能重塑國民黨,是她面臨的最艱難挑戰。

五、能不能有效整合在野力量牽制民進黨並重返執政。評論認爲,臺灣政黨輪替以來二十多年的演變,臺獨及本土意識確實已成社會主流,而鄭必須直面的一個現實是,能否有效整合在野力量,贏得明年的「九合一」選舉,並在下一次大選中重返執政,這是對鄭領導力的挑戰。

六、能不能頂住黨內和臺灣內部壓力,找出兩岸合作的新路。評論認爲,兩岸是國民黨的最大加分項,但是在過去多年,反而好像成了該黨的最大短板,成了民進黨的最大加分項。面對綠營及臺獨輿論的反撲,鄭能否找到兩岸合作的新路,是對其政治定力的巨大挑戰。

七、能不能頂住美國壓力,這是最危險的挑戰。評論認爲,美國方方面面都對臺灣政治擁有巨大影響力,從兩岸關係到臺美關係問題上,能否扛下壓力,都是鄭面臨的挑戰。

八、敢不敢與北京進行進行政治談判、敢不敢談統一。評論亦指,面對未來兩岸和平發展,鄭必須思考能不能順應歷史大勢、擺平臺灣內部疑慮,並推動與北京進行政治談判,這個終極命題,是鄭要面臨的終極挑戰。

最後,鄭在回覆北京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賀電中,致謝表示「兩岸同爲炎黃子孫、同屬中華民族,兩黨應在既有基礎上,強化兩岸交流合作、促進臺海和平穩定,爲兩岸人民謀取最大福祉,爲民族復興開闢宏偉前程」。綜上所述,評論也指,鄭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姿態,「開了一個好頭」,接下來就看鄭如何面對這個歷史賦予的最艱鉅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