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君:臺灣模式是「三方協力」打造產業聚落 非單純複製科學園區

針對臺美談判,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圖)今天說明談判進展,針對臺美晶片製造「五五分」,鄭麗君重申團隊從來沒有做出「五五分」的承諾。記者曾學仁/攝影

美國國會兩黨在預算案上僵持不下,導致聯邦政府面臨停擺,恰逢臺美雙方也在關稅談判之際,外界關切是否影響談判進度,對此,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2日表示,在此次實體磋商後雙方有共識會持續交換文件並溝通。

美國政府在當地時間10月1日正式關門,參議院同日連續兩輪投票仍未能通過任何一項資金法案,政府持續停擺。不過,目前美國政府正持續在進行232條款調查以及與各國關稅談判,政府關門是否衝擊關稅談判進展。

鄭麗君表示,對於美國政府預算相關的問題,這是屬於美國國內的政治情形,我方不便對此表示評論,不過對於對等關稅及232條款調查的進展,臺美雙方在第五輪的實體磋商過程中也有共識,後續會持續交換文件來持續溝通,後續也會掌握雙方後續的聯繫狀況來調整。

鄭麗君強調,在這次的實體磋商會議上有已經有明確表達並確認雙方會持續交換文件與公文。言下之意就是並不會因此影響到關稅進展。

此外,對於赴美投資部分,鄭麗君說明,所謂「臺灣模式」並非單純複製科學園區,因此不是簡化成「類科學園區」方式,而是結合企業自主規劃投資、政府建立信用保證機制促進金融支持、以及臺美合作打造產業聚落,同時爭取美方提供土地、水電、基礎建設與簽證等有利條件,共同創造完整的投資與生活環境。

她強調,臺灣半導體產業及完整生態系之所以能在國際間佔有領先地位,正是因爲長期累積的「產業聚落經驗」。在科學園區的發展歷程中,政府角色的轉化極爲關鍵,透過具公權力的管理局,能夠快速完成投資審查,並同時規劃基礎建設與生活設施,形成完整的產業發展環境。

鄭麗君表示,臺灣將把這些成功經驗延伸至國際,未來在美國等地推動產業聚落時,將由企業、金融體系與政府三方協力,降低企業單打獨鬥的風險,加速供應鏈形成。同時,臺灣也期待美方能積極提供投資環境支持,爲產業生態系的建構創造更佳條件。

她透露,在近期與美方磋商過程中,已感受到美方對於協助打造產業聚落的正面迴應。不過,由於談判仍在進行,雙方基於默契不便對外詳述,但臺灣將持續秉持國家與產業利益推動談判,爭取深化臺美合作,共同鞏固全球高科技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