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包/國內疑非洲豬瘟疫情 11大QA一次看
非洲豬瘟疑似案例場,已預防性撲殺場內豬隻195頭,屍體掩埋及全面進行環境清潔與消毒,並以案例場中心半徑3公里設立管制區,同時啓動疫情調查。記者黃仲裕/攝影
農業部6月才宣佈臺灣正式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認證爲「豬瘟非疫國」,成爲亞洲唯一同時擁有傳統豬瘟、口蹄疫與非洲豬瘟「3大豬病非疫國」地位的國家,爲百年動物防疫史寫下嶄新篇章,未料今天公佈1處養豬場疑似出現非洲豬瘟疫情,舉國譁然。
聯合新聞網整理讀者可能有的相關疑問,以利更瞭解非洲豬瘟。
問:什麼是非洲豬瘟?
答:非洲豬瘟1921年首次於非洲肯亞發現,是1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 特徵是發病過程短,但死亡率高 , 從野豬傳到家豬,再從非洲傳到歐洲、南美洲、俄羅斯等地。
問:和一般「豬瘟」的不同?
答:非洲豬瘟與豬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1種高度傳染性之惡性豬隻疫病,不同的是豬瘟是由RNA病毒的黃病毒科引起的疫病,而非洲豬瘟則是由DNA病毒的非洲豬瘟類病毒科所引起的一種疫病,其症狀爲高熱與全身臟器的出血,2種疫病的症狀非常相似,但解剖上急性非洲豬瘟的脾臟會腫大2至3倍,腎臟點狀出血似火雞蛋是與豬瘟之不同點。
問:非洲豬瘟會不會感染人類?
答:非洲豬瘟並不會感染人類。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病,民衆不用恐慌。
問:非洲豬瘟的病毒可以存活多久?
答:非洲豬瘟病毒存在於環境時間於冷藏豬肉100天、冷凍豬肉1000天、豬舍1個月、糞便室溫11天。
問:人吃了染非洲豬瘟的豬肉,會不會藉由糞便傳播病源?
答:人類吃入含有非洲豬瘟病毒的食物,病毒不會經消化道粘膜進入體內繁殖,在胃酸及消化道酵素作用下,非洲豬瘟病毒絕大多數會被殺死,很難在糞便中檢出非洲豬瘟病毒。但是,豬是非洲豬瘟病毒的宿主動物,病毒會從口腔粘膜或扁桃腺進入豬隻體內,在豬隻體內複製後,會引起消化道粘膜出血,染病豬隻會出現血痢,病毒就會出現在豬糞便中。非洲豬瘟病毒不會出現於人糞便中,但會出現於染病豬隻的糞便中。
問:感染的豬隻會發生什麼症狀?如何看出豬隻已被傳染?
答:發病豬隻,特徵爲發高熱及皮膚呈現紫斑點,全身內臟的出血,尤以淋巴結,腎臟和腸粘膜最明顯。病程分甚急、急、亞急與慢性等4種。甚急性:發燒、突然死亡,無其他症狀。急性:高燒、食慾尚有、死亡前食慾廢絕、呼吸快、精神不良、四肢、耳、皮膚髮紺、嘔吐、下痢、死亡,爲期7天。亞急性:發燒,3至4周。慢性:病狀不明顯,持續數月。
問:爲什麼罐頭和泡麪可以帶進臺灣?
答:泡麪因其含肉類爲經高度加工的動物油脂、萃取物、水解物、精煉物、風味劑及室溫保存的肉類乾燥粉狀物,風險極低,但因泡麪含肉樣態極多,判斷不易,建議不要攜入我國,如果已經帶上飛機,則一定要於入境時,向防檢署檢疫人員申報。
另因商業罐頭製程系經高溫高壓處理可有效不活化病毒,所以可以帶進臺灣。但因商業罐頭判別標準複雜,不建議民衆自行判斷可否攜帶,最好不要攜帶,以免誤帶受罰。
問:含肉類成分的寵物食品可以帶回臺灣嗎?
答:不行,寵物食品(含豬、牛、羊、鹿及禽肉)或含牛肉成分的寵物食品罐頭應該施行檢疫,符合相關輸入規定纔可以。
問:含有豬油、豬骨的食品(如糕點、火鍋湯底)或是豬油可以帶回臺灣嗎?
答:經精煉的豬油,及含豬油或以豬骨熬製的食品(如糕點、火鍋湯底)因已經高溫處理,病毒已被殺死,所以可以帶回臺灣。
問:目前有藥或是疫苗可以醫治嗎?
答:目前尚無藥物可供治療及無疫苗供施打預防。
問:現在國內養豬場檢出疑似非洲豬瘟,政府的防疫作爲?
答:農業部今天前往臺中成立前進應變所,次長杜文珍進駐。公告自今天中午12時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爲期5天,視後續狀況延長。公告自今天起全面禁止使用廚餘養豬。進行全國各肉品市場全面落實場內與運輸車清消作業。禁運禁宰前已運出的豬隻進入肉品市場、屠宰場,活豬隻進不出,並加強屠前屠後檢查。啓動全國各縣市豬場防疫調查,掌握豬隻健康狀態。進行產銷調節,穩定豬肉供應。
農業部表示,若發現場內飼養豬隻出現異常死亡或疑似動物傳染病,應立即向所在地動物防疫機關通報,未依規定通報,最高可處新臺幣100萬元罰鍰,且撲殺的動物不予補償。
資料來源/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