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包/存股族慘了!二代健保未來若修法 負擔增、權益減?重點一次看

健保補充保費總額新制可能影響投資人資產配置。圖/本報資料照片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制度將迎來重大變革。衛福部計劃明年啓動《健保法》修法,未來利息、股利、租金等收入將改採年度累計方式計算,只要一年累計逾2萬元,就須按2.11%繳納補充保費,且扣繳上限將自1,000萬元提升至5,000萬元。此舉意在堵住拆單規避漏洞,影響範圍將擴及高股息投資族、定存與債息族、退休族等多筆小額收入者。對此,《經濟日報》整理相關資訊,帶您掌握制度差異與潛在衝擊。

衛福部將修法調整《健保法》,針對二代健保補充保費計算方式,明年將修「健保法」,將利息、股利、租金等補充保費從現行的每月結算改採年度計算,包括薪資以外的利息、股利等收入將改採年度結算方式收取補充保費,一年累計逾2萬元就要收取2.11%保費,且扣繳上限將從1,000萬元改爲5,000萬元。

而目前健保補充保費採即時扣繳方式,若個人單筆利息或股利給付超過門檻就會被扣。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目前的制度容易被拆單規避,假設有1,000萬存款,拆成十筆,單筆利息不超過2萬,都不必繳補充保費。

爲了矯正這種漏洞,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自明年起將朝「年結算」方式修法,優先從利息、股利、租金開始實施。

另外,在超過薪資4倍的獎金部分,石崇良說,高薪者的4倍徵收門檻較高,常常徵不到,也須要修法,起徵點從薪資的4倍以上,改爲最低基本工資2萬8,590元的4倍以上。假設月薪10萬,獎金要達到40萬纔開徵,未來修法後,若以最低薪資爲例,獎金約超過11萬4,360元就要繳補充保費。

健保補充保費共有六類,包括利息、股利、租金、兼職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及基本薪資超過4倍的獎金。

💰 二代健保課徵標準差異(現行 vs 修法方向)

項目 現行制度(單筆課徵) 修法方向(年度累計課徵)

項目

現行制度(單筆課徵)

修法方向(年度累計課徵)

注:修法尚待立法院審議通過,預計最早 2027 年上路。

目前初估影響人數估約480萬人,預計可爲健保增加100至200億元收入。衛福部預計明年啓動修法程序,最快2027年將可上路。

根據石崇良6日記者會表示,未來是否影響小資族、存股族未來仍有商議空間。但秉持公平、公益性質,推動改革不可避免,預期恐還是未有一定衝擊。而石崇良也針對高股息ETF族羣表示,感謝其貢獻部分健保費用。

📊 實例比較:股票配息課徵差異

情境 現行制度(單筆門檻 2 萬) 修法方向(年度累計 2 萬)

情境

現行制度(單筆門檻 2 萬)

修法方向(年度累計 2 萬)

注:補充保費爲 2.11%,修法預計最早 2027 年上路,仍待立法院審議通過。

◎ 不敗教主陳重銘

對此,不敗教主陳重銘點出關鍵兩點,首先是扣繳上限部分將從1,000萬元提升至5,000萬元,假設年領2,000萬股利:

對於股利大戶來說,補充保費只是零頭,最重的還是所得稅,所以通常會開設投資公司來節稅,投資公司也不用繳交補充保費。

第二則是年度結算,陳重銘表示:「這個就會打到一般的投資人了」

陳重銘解釋,目前的補充保費採「單筆計算」,例如是月配息的ETF:

不過,這裡又衍伸出一個問題,過去的補充保費都是直接從股利中扣除(就源扣繳),如果改採年度結算,就無法提前在股利中扣除,所以隔年要結算再申報跟繳費,讓陳重銘直言:「可以說擾民嗎?」

至於如何節省補充保費,陳重銘指出,因爲費率2.11%並不高,所以不用刻意操作節稅,例如:

針對健保補充費綁配息股利,陳重銘表示,個人認爲是有爭議,因爲股利並不是穩賺,萬一貼息賠錢還要繳費是有點不合理。但是現行的制度都把股利當成所得,可是除息的參考價算法,又不把股利當成所得,這裡有矛盾啊!

他舉例指出,若股價100元,明天配息5元,明天開盤的參考股價是100-5=95元,除息就是把股利從股價中扣除,既然是「扣除」就不應該視爲所得吧?如果要視爲所得,那麼除息當天的參考股價應該還是100元纔對。

◎ 樂活大叔施升輝

對於健保補充費預期修法,以存元大高股息(0056)聞名的樂活大叔施升輝說道,「你不想被課,就不要買0056或其他高股息ETF」。他解釋:

施升輝指出,若投資人一年領不到那麼多,被課的錢就會更少。若投資人真的一毛錢都不想被課,就不要買0056或其他高股息ETF。

◎ 政大財務管理系教授周冠男

此外,政大財務管理系教授周冠男則表示,未來修法後門檻變得非常的低,也就是一個月領1,667元以上就會被扣了,他直言,未來只要有買高股息商品的人,恐怕都會中獎。

周冠男指出,投資人爲了「安心」,爲了「穩定的現金流」,買了一堆高股息產品,但每個月將自己的錢從左手轉右手,還要被政府抽取稅費跟健保補充費。

周冠男強調,高股息產品,風險沒有比較低,但是報酬率比市值型低。所以這不是個人選擇的問題,這是沒有充分了解實證證據的問題,臺灣資本利得免稅,所以不如不要領息,需要用錢的時候自己再賣掉就好了。

🎯 誰受影響最大?(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修法)

族羣 影響原因與情境

族羣

影響原因與情境

注:小額多筆收入族羣影響最大;修法尚待立法院審議,預計最早 2027 年上路。

(資料來源:AI協助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