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嚴伯進:優化科技企業上市環境,穩妥推動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新的案例落地

“針對科技企業的特點,用好用足現有制度,更大力度支持優質的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積極穩妥推動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新的案例落地。” 證監會首席風險官、發行監管司司長嚴伯進5月2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談到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時,再次提及上述舉措。

據嚴伯進介紹,近年來,證監會以科創板、創業板一系列改革爲契機,深入推進關鍵制度創新,破解支持科技企業發展的堵點難點。2024年以來,證監會陸續出臺了“科創板八條”“科技十六條”“併購六條”等一系列政策,優化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體系和市場生態,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金融鏈加快深度融合。

其中,針對科技企業的特點,精簡優化發行條件,設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條件,爲未盈利企業、紅籌企業、特殊表決權企業都開闢了上市路徑。比如,科創板設置了五套上市標準,其中有四套都不要求企業盈利。

事實上,在科創板創立之初,就推出了“市值+研發”的第五套上市標準,邁出境內資本市場允許無收入、未盈利的企業發行上市的第一步,助力創新型醫藥企業突破資金瓶頸、加速研發成果轉化。

第五套上市標準的規則爲,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准開展二期臨牀試驗,其他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並滿足相應條件。

近兩年,未盈利科技企業IPO重啓讓市場頗爲關注。因爲自2023年6月20日智翔金泰(688443.SH)上市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企業採用第五套標準登陸科創板。2024年6月,證監會出臺“科創板八條”,明確提出支持具有關鍵核心技術、市場潛力大、科創屬性突出的未盈利企業上市。政策實施後,首家未盈利企業西安奕斯偉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創板上市申請於2024年11月獲受理。今年3月28日,未盈利科技型企業上市再迎來新進展,北京昂瑞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創板上市申請獲上交所受理。

今年以來,監管頻頻提及要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發行上市。證監會主席吳清在今年兩會記者會上就曾提到,要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相結合,聚焦科技創新活躍、體現新質生產力方向的領域,用好“綠色通道”、未盈利企業上市等制度,穩妥實施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等更具包容性的發行上市制度,更精準支持優質科技企業發行上市。

除用好用足未盈利企業上市制度外,嚴伯進在22日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還提及以下多方面針對性強、可操作可落地的支持舉措。比如持續深化科創板、創業板發行上市制度改革,進一步增強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繼續發揮好創新試點相關制度的功能,支持優質的紅籌科技企業迴歸境內上市。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綜合運用股份、現金、定向可轉債等支付工具實施重組,提高輕資產科技型企業重組估值的包容度,推動更多具有示範意義的典型案例落地等。

嚴伯進還稱,要大力支持科技企業用好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證監會將會同跨部門協調機制成員單位,繼續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利用境內境外資本市場規範發展,爲科技企業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預期的監管環境等。在支持科技企業發展的同時,也要嚴格監管募集資金用途變更,進一步強化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的安全性和使用規範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