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點非爬蟲技術」談Lawsnote與法源爭議 數發部:關鍵是著作權
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林宜敬(右)今天表示,法律科技新創七法公司(Lawsnote)和法學資料庫業者法源資訊的訴訟案,「整件事情的關鍵不是爬蟲技術是不是合法,而是你用爬蟲技術去爬的資料是哪一些資料。」圖/翻攝數發部Youtube
法律科技新創七法公司(Lawsnote)遭法學資料庫業者「法源資訊」提告侵權,針對法律資料平臺Lawsnote與法源之間的著作權爭議,數位發展部政務次長林宜敬今(15)日迴應,此案已進入司法程序,數位發展部「尊重司法機關的處理」。
Lawsnote遭法源資訊提告侵權並於2022年檢方起訴後,法院一審判決認定,Lawsnote於2019年間重製法源公司部分法規沿革資料之行爲構成侵害著作權,對Lawsnote兩位創辦人分別判刑4年、2年,並賠償新臺幣1.0545億元,引發輿論譁然。
林宜敬今天被問及相關議題時,迴應指出,爭議的核心不在於爬蟲技術本身,而在於資料本身是否具著作權。
林宜敬說,整起事件牽涉三種類型的法規內容:法規內容、法規附件,以及法規沿革。其中,法規內容與法規附件皆爲公共財,在政府開放資料平臺上都可以查到;爭議焦點實際上集中於法規沿革的部分。
他指出,根據七法主張,部分法規沿革是由其內部人員依自行標準整理製作而成,「法規沿革是他們自己的員工依照他們自己內部的SOP去製作出來的」,所以爬蟲的部分,依據數發部理解,「整件事情的關鍵不是爬蟲技術是不是合法,而是你用爬蟲技術去爬的資料,是哪一些資料?是不是你爬的資料是有著作權的?而且這個著作權是在別家公司身上?」林宜敬說。
林宜敬說,這現在是一個「關於法律的法律問題」,而非爬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