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紅利加碼 醇氫汽車躋身新能源“正規軍”
原標題:政策紅利加碼醇氫汽車躋身新能源“正規軍”
記者獲悉,目前,我國甲醇汽車上下游產業鏈基本形成,具備規模推廣應用基礎。甲醇汽車的適應性、可靠性、經濟性、安全性和環保性能均已得到驗證,完成了甲醇經濟從理論走向落地的複雜過程。
近年來,吉利、中國重汽、陝汽重卡、一汽解放、凱博易控、濰柴和玉柴等商用車和零部件企業紛紛加速佈局甲醇能源,在甲醇重卡及相關動力鏈領域開展深入探索,並積極推進市場應用。
協同發力央地護航甲醇產業高質量發展
專家認爲,甲醇可以有效地把氫能、碳循環、電能替代、燃油替代技術結合在一起,相比其他合成燃料,甲醇是目前最具成本優勢,可以快速推廣應用的燃料,尤其是在交通領域。
從中央到地方,我國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大力支持甲醇生產及利用的政策文件,爲甲醇產業的發展及應用指明瞭方向。
2012年至2018年,由工信部牽頭完成的甲醇汽車試點工作全面驗證了甲醇汽車應用的可行性。
2019年3月,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按照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安全可控的原則,重點在山西、陝西、貴州、甘肅等資源稟賦條件較好且具有甲醇汽車運行經驗的地區,加快M100甲醇汽車的應用。
2021年10月,交通運輸部印發《綠色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鼓勵“氫燃料、氨燃料、甲醇動力船舶應用”探索;同年11月,工信部印發《“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將甲醇汽車納入綠色產品,提出促進甲醇汽車等替代燃料汽車推廣,並鼓勵“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技術發展。
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制定《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探索開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在合成甲醇等行業/替代化石能源的示範。
2023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正式將綠色甲醇納入新能源,並提出了鼓勵綠色甲醇低碳以及船舶動力甲醇燃料應用的內容和方向。
2024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醇類燃料加註被明確納入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
2025年5月,生態環境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加快推動綠醇新能源船舶推廣應用。
地方政府也在積極跟進,因地制宜、多措並舉推廣甲醇的應用。例如,甘肅、青海、貴州、山西、陝西、河北、黑龍江等地均發佈了鼓勵甲醇汽車推廣應用的政策文件,並在甲醇燃料價格機制建立、基礎設施建設和使用便利性等方面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國內甲醇汽車技術、市場和甲醇能源先發優勢,加速發展綠色甲醇示範經濟。
“雙輪驅動”吉利打造萬億級甲醇產業鏈
截至目前,中國在甲醇生產製備和甲醇汽車方面已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而在打造醇氫生態科技方面,吉利無疑是先行者和佼佼者。
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以吉利近20年投資開發的醇氫電動爲核心,研發、製造、銷售醇氫能源新一代電動汽車,開發、應用零碳甲醇製備新技術,佈局甲醇能源加註保障體系,通過醇、車、貨、站、金融等一體化設計,構建多元化零碳甲醇運力生態。公司表示,醇氫生態科技圍繞“1.2.3.3”生態戰略,以車輛推廣爲核心,圍繞資本與產品市場“雙輪驅動”,綠醇製備、甲醇加註、醇電汽車三位一體協同發展,能源、開發、零碳甲醇“三步走”,打造萬億級綠色生態產業鏈。
醇氫電動優勢何在?從行業視角看,對比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的新能源化進程相對滯後;從用戶視角看,續航里程短、充電時間長、補能設施少和使用場景複雜性導致的產品性能焦慮等主要痛點,也制約了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的持續提升。而醇氫電動作爲汽車電動化的升級發展,有效彌補了純電動和氫燃料的應用短板,豐富了汽車電動化技術路線。
據介紹,作爲新一代電動汽車,醇氫電動在電動化基礎上,把甲醇作爲液態的氫直接替代傳統的氫燃料電池系統用於發電供電,實現了純電動車輛充電補能方式更便捷、更經濟實用的升級發展。對比純電動,醇氫電動無需高度依賴充電樁,降低整車成本,且有效解決了續航焦慮及電池自重問題,特別是在我國北方地區,是汽車新能源路徑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
在經濟性方面,醇氫電動同樣優勢明顯。2024年10月17日,遠程星瀚H醇氫電動牽引車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TM稱號,從甘肅武威到新疆吐魯番,僅靠一箱綠色甲醇穿越河西走廊,達成1522.9公里行駛里程,獲得“半掛式混合動力卡車單次加滿綠色甲醇燃料行駛最遠距離”榮譽。經過測算,在整車滿載42噸的情況下,總計消耗甲醇約787升,在抵達終點時,剩餘醇量還有約15%,百公里平均醇耗約51.7升,按照當地醇價計算,每公里成本僅1.034元,相較傳統燃料重卡,用戶運營成本大幅降低。
不僅如此,醇氫電動在水運方面也能夠發揮重要價值。2024年9月,遠程新能源商用車獲得了中國船級社頒發的中國首張M100甲醇單燃料船用發動機型式認可證書。獲此認證的遠程GS13M船機,使用的甲醇燃料含氧,燃燒充分、排氣污染物少,相對傳統燃料驅動,可實現燃料成本下降30%以上,按中國船用動力排氣污染物(二階段)標準,相比柴油機NOx下降98%,PM下降97%,CO下降93%。公司透露,全國首臺醇氫電動船舶已在2025年5月開工建造,預計9月下水。
記者獲悉,遠程醇氫電動車型已被納入新能源汽車範疇,多款醇氫電動商用車進入《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六十四批)和《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八批),產品覆蓋重卡、輕卡、客車,遠程醇氫電動技術路線獲得國家認可。(記者陳偉)
責任編輯:董明強
(經濟參考報)